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沪指盘中突破5800点 中国神华助力 沪深总市值突破27万亿 -央行或再发细则定义第2套房 广东3家银行第三套房首付提至5成 -中国2030年拟建20个大都市圈(名单) 重庆将大规模扩张城镇建设 -中国用于治污投资额5年增9成 太湖上游企业排污当地政府补偿  -深交所发布新规:重大会计变更需股东大会事前决策 答问 全文 -中国职业病种类50年增加8倍 从14种扩大到115种 诊断制将完善 -2023万休眠账户退出交易系统 资产支持证券可质押回购 公告 -中国拟立法明确不适合女性岗位 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可享优惠 -国土部:开发商拿地将不得分期付款 -中国人均住宅面积增至27平方米 中低价房用地不得低于总量70%
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大增 稳步调控创造经济奇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日渐成熟的宏观调控给人从未有过的信心,加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坚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波澜,未来中国经济都将继续稳健腾飞。

近日有预测说,即将公布的9月份CPI涨幅有较大可能超出8月份,紧接着政策面会在适当的时候发生一定变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会加大。随着猪肉价格的企稳以及央行连续加息的效应,业内经济学家普遍估计CPI涨幅或于今年9、10月份见顶,随后增速将放缓。

经济向上飞 拽好手中线

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是中国经济且喜且忧的现实。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经济体,面对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秉持科学发展观的决策层把握着明确的方向,从根本上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

以股市为例,从2004年1月31日出台“国九条”提出“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同年年底,新《证券法》出台;鼓励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举措紧随其后,权证也重返市场;2006年初,《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没过半年,“新老划断”和“全流通”正式启动……一系列激励投资的政策使持续在低位盘桓的中国股市,从2006年1月4日的1163点起步,以单边上行之势稳步攀升。中国股市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在经历了漫漫“熊”途后,一方面是投资者觉醒,一方面则是管理层摸到了调控的按钮。5年前,常常会听到经济学家关于“委靡的股市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形成强烈对比”的质疑。而现在,面对投资不断出现的新的冷热不均,或调整印花税,或调整利率,管理层不断地进行纠偏。

一位企业界人士谈起对调控的理解时举了这样的例子:风筝为什么会在天空翱翔?那是因为它找准了风向,借助了风势;同时,放风筝的人牵着风筝线迎风奔跑,不停地拉动手中的线来调整风筝向上倾斜的角度。有了这根线,风筝飞得再高,也可控可调。的确,要让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向上势头,回避不了各种阻力。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上升势头,是适时出台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恰如拽好了手中的风筝线。

根治过热病 市场开药方

发展离不开调控。但调控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为了抑制货币投放和过度的信贷投放,仅2007年就曾5次调整利率,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种“微调”的办法,可以避免剧烈调整可能带来的波动。这种基于市场的科学的调整让中国经济发展状态走向合理成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随之经历了三次时间集中、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第一次是1993年到1996年;第二次是1998年到2002年;第三次则是2003年开始至今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认为这一轮宏观调控尤其可圈可点。“作为转型期国家,中国政府把匡正市场机制的盲目性、滞后性作为分内之事。5年来颇有心得的宏观调控,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韩保江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调控在不断校正经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着经济增长的“温度”,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宏观调控就没有今天平稳较快增长的经济奇迹;没有宏观调控,就没有今天“坐四望三”的GDP总量。

而就在上月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分析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时指出,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并且还出现了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会议提出应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近年来,对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宏观调控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中转变。有效的宏观调控越来越多地依靠多种政策“齐头并进”,而不再单纯依赖于央行的“一指禅”。近期在控制房价时央行和银监会联手紧缩房贷,明确了综合治理的调控思路,越来越多地打起了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以及投资和产业政策的“组合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这正抓住了中国经济过热的病根。

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协调性增强

成功的宏观调控使中国经济继续在平衡中创造了经济奇迹,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对5年来新的战略调整给予充分肯定: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着年均28%的增速。至2006年,这些年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3435亿美元,累计出口33542亿美元,进口29642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8240亿美元,进口1196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和进口总额的54%和40%。对于内部治理,谢伏瞻认为有效的调控使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他分析道:《宪法》对产权的保护及《物权法》的出台,使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法律保障;其次,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了治理结构,各类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内控能力增强,银行为经济服务的能力大为提高;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化解,直接融资占比提高,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政府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利率、汇率、税收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增强,保证了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张然)

来源: 市场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加强土地供应调控 每宗地开发时间不得超三年
CPI或于9、10月份见顶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料加大
加强土地供应调控 每宗地开发时间不得超三年
发改委:房价涨幅逐月加快 应加大调控力度
多部委要求加强价格调控 稳定后四个月价格水平
房市信贷新政激千层浪 次债风波中调控边干边学
上海将落实售房实名制 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10位经济学家热议:当前中国经济需要怎样的调控
图片新闻:
新疆拜城发现储量1300多亿立方米的大气田 保证西气东输气源
研究生招考分数线分区调整 7省分数线将调低(通知全文)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