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薄熙来概括中美贸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反补贴争端渐白热化 -世行加大对东亚与太平洋地区贷款力度 07年对华贷款16亿多美元 -浙江住房公积金接近警戒线 收紧放贷 南京再实行"紧缩"政策  -纽约证券交易所获批设北京代表处 8月A股存量资金达13000亿 -国企利润增速远超居民收入 红利悖论又现 企业500强烟草唱主角 -中澳签资源协议 澳洲年供百万吨天然气 不对中国产品进口设限 -央行首次零售100亿特别国债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收缩流动性 -中国拟跨省联动打击拐卖人口强迫劳动 -可再生能源规划:2020年比重将达15% 发改委:水电站能减少污染 -8月猪肉价格有所回落 中央十措施缓解上涨压力 农民是受益者
8月CPI可能居高不下 发改委称经济仍未过热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昨日毕井泉也表明了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他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上涨11.5%,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

“虽然并不能由此得出中国经济过热的判断,而且作为总量关系的另一个反映,目前国内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现在有了明显的改善,煤电油运等方面都没有出现全面紧张的状况。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的速度确实偏快,存在着转为过热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定和完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

国家将统筹考虑成品油调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4日说,国家发展改革委迄今为止没有接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由于国际原油涨价而提出提高成品油价格的申请。但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的政策已经确定,具体的调价时间,要根据国际市场的油价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

他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的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此基础上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这个方向也已经确定,但具体的调价时间,要根据国际市场的油价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总体上,我国成品油市场供求总量是平衡的,市场也是比较稳定的。”

毕井泉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由于国际原油涨价而提出提高成品油价格的申请。今年3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炼油环节亏损的矛盾确实在加剧。但是由于国产的原油是盈利的,成品油的销售也是盈利的,再加上3月份以前国际市场的油价比较低,所以1—7月两大石油公司的盈利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他说,针对8月份福建省、黑龙江省等个别地区出现成品油供应偏紧的情况,我们已经要求两个石油公司增加生产、组织进口、加强调运,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市场的供应。(记者 何鹏)

■记者观察

货币政策料将继续收紧

随着8月份敏感经济数据公布日期的临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4日表示,现在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和猪肉价格逐步趋于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短期内就能够使价格指数回落到3%以内,8月份中国CPI涨幅有可能高于7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增长5.6%,创下近十年的新高。

与此同时,相继有多家机构也公布了对8月份CPI的预测。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分析师鲁政委认为,肉蛋、粮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6月份之前价格一直下降的蔬菜,也因水旱灾害加入了上涨行列中;加之8月份翘尾因素影响仍然很大,去年同期基数相对略低,同时“毕业生效应”和“青黄不接效应”将季节性发挥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8月份CPI将再创新高,预计在6.0%-6.4%之间。

此外,申银万国高级经济学家李慧勇日前预测,8月份CPI仍将进一步走高至5.8%,通胀水平或将在今年10月达到高点,大约超过6%,年底会有一定的回落,但可能还会保持在5%上下。

对于如此高的CPI增幅,把“维护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央行将会作出何种反应?

鲁政委认为,考虑到央行七八月份已经连续两次加息,央行9月份是否会继续加息目前尚很难判断。“这取决于央行对今后一段时间通胀形势的判断,如果明年CPI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央行为扭转负利率的局面,仍有可能继续加息。”他指出。

除了加息,鲁政委还指出,在抑制通胀方面,继续大力回收流动性也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此,除非特别国债、市场化央票发行或其他对冲工具的创新能够达到预期回笼目标,否则,准备金率和定向工具(包括央票和随后的特别国债)仍会较高频率地使用。

据了解,央行在昨日公开市场操作中,首次以“特别国债”作为抵押券,招标发售人民币100亿元6个月期正回购协议。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意味着央行正式动用“特别国债”这个工具,来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李慧勇则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对冲通胀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稳定居民对于未来物价的预期,稳定其消费行为。他预计年内央行至少加息一次。(记者 但有为)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发改委:中国经济增速加快不能断定经济过热
中国经济“过热”证据仍有不足 恶性通胀未出现
十大经济学家把脉宏观经济 过热还是逐步通胀
社科院称经济过热趋势加剧 GDP应控制11%内
统计局:经济过热与否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判断
国家信息中心称经济过热趋势明显 建议再次加息
我国新开工项目投资今年首度反弹 须防经济过热
图片新闻:
即将探月的“嫦娥一号”卫星模型首次展出 将传回月球照片
明年奥运前有望在飞机上打手机 深航3航班先试行 票价不会增加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第三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