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分钟车程,在距离西安市中心约50公里处,坐落着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阎良基地)。
作为中国目前惟一的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阎良基地已成为国内最成熟民用飞机开发的“孵化器”,在各地争做中国“西雅图”的竞赛中,阎良基地暂时领先。
进入阎良基地管委会办公楼的一层大厅,可以看到基地核心区主要航空产业分布图和总体规划图。在这两张图的民机发展区内,记者注意到,已经预留了一片大型客机项目的生产用地,据悉,核心区规划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1.28平方公里,规划新建区域28.72平方公里。
6月15日,本报记者专访了阎良基地管委会主任金乾生。
投资100亿
金乾生说,阎良基地刚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等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未来将根据基地内的具体项目,获得国家配套资金支持。
根据“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阎良基地将按照“三机并举、带动分支产业和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思路:即“干线飞机为长线,支线飞机为中线,通用飞机为突破口”。
阎良基地的主干产业以民用飞机制造为主,还将引进国外先进机型的生产线。分支产业包括大部件制造、航空新材料研发、航电系统研制为主。大部件制造方面,重点推进起落架研发中心项目,航空发动机项目等。
“国家大飞机项目虽然已经立项,但是还没有具体方案出台,我们想把它作为持久战来打。中线计划是支线飞机,目前星洲60的研制、改进和改型,ARJ21的研制都在我们这个基地进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短线是希望在通用飞机、特种飞机上有所突破。目前已经投资20亿元,在距离阎良40公里的渭南蒲城修建了一个通用航空产业园。”金乾生介绍说。
“配套产业包括转包生产、零部件加工、客机改货机、整机维修、货运物流、教育培训等领域。为此我们依托咸阳国际机场,准备建设一个空港航空产业园。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项目,形成民用航空的产业链条,通过延伸产品链,缩短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形成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业的集群效应。这是提升我国航空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手段。”金解释说。
关于配套产业,阎良航空基地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怀苍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基地内的8万吨模段液压机项目生产线将生产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模段液压机,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该液压机项目可用于制造大飞机起落架的模锻件,将能大大提高其强度和韧性。以前国产的起落架只能使用300次,而国际生产的起落架最多可以使用2000次。”张怀苍表示。
据悉,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研究设计,2006年签署了相关协议,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到2010年正式运行。建成后将超过原苏联、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锻压设备的吨位水平,达到年产航空及及其它民品模锻件5700吨的能力。
金乾生介绍,目前入驻阎良基地内且和飞机相关的企业约有75家,今年年底将达到100家。按照阎良基地“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引进的航空相关企业将超过300家。
“去年我们加大了吸引民企进入的力度,效果显著。目前基地内约有90%是民营企业。今年我们将加大外资进入,吸引国际合作,完善服务功能。外资看中的并不仅仅是税收土地政策优惠,而是到基地后能做什么,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航空产业的特点是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所以基地应该打造成为现代化的国际航空产业园,成为国际航空产业链条上的一部分。”金乾生强调。
大飞机项目预热
按照“十一五”产业规划,五年内,阎良基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1.8亿元,产业投资将不低于100亿元。“一部分资金由国家和省、市、区投资,一部分资金由基地自行筹集。由于航空工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我想大概在八到十年之后,基地的投资风险期才会过去,银行贷款也能及时得到偿还。”金乾生解释。
自从2002年阎良提出了建立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申请后,2004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该基地正式成立。“基地的批复时间正值在全国范围内整顿清理各类开发区,说明从国务院到各部门对航空工业在战略高度上给予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成立航空基地为国家大飞机立项提供了良好的开端。”金乾生说。
落户阎良航空基地的行业翘楚中,囊括了未来大飞机项目可利用的众多资源。其中既有大、中型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院,也有飞行试验研究、鉴定部门,还有全国最大的大、中型民用飞机制造企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如果西飞等重点企业参与大飞机项目,我们将为其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土地和各种政策帮助。”金乾生表示。
金乾生表示,陕西省及阎良丰富的航空资源将为中国大飞机项目提供支持。目前陕西共有10家航空院校,4所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企事业单位41家,航空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还有20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的航空技术发展中心等,各类航空专业人才十余万人。而阎良基地就拥有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工程中心,申报各类专利72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685项。
在政策层面,金乾生建议,中国由于外贸顺差,购买飞机成为平衡贸易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中国进口航空零部件的关税要高于进口整机的关税,这将不利于国内航空制造业,特别是不利于本国大飞机项目,因此呼吁未来能够将两种税收进行调整。
针对未来大飞机项目,金乾生认为,中国必须走一条国际合作的道路,纳入到国际航空分工的产业链条中。具体分析,短期内该项目不会成为波音、空客的竞争对手,应该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否则难以做到专业化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具体操作可以采取股权分置方式,对于核心业务例如大飞机项目的设计、研制、总装、供应商管理、客户服务等进行绝对控股,而对零部件等配套产品采取相对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吸引大量的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同时在大飞机项目研制过程中,应该在领导层吸收一些懂得市场运作、了解客户需求的航空运输业人才参与。
对于未来要组建的大型客机股份公司,他建议,理顺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机和运输机两大体系,前者按照市场体制运作,后者按照计划体制运作,两者可以进行资源、技术、产品共享。(冯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