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自古以来就以绮丽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宽阔的河湖中,筑有青石叠砌的纤道,将水面劈成两半。它是背纤的人行走的路,船只依傍的岸,绵延数十里,一直伸展到水天极目之处。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石桥,轻舟往来如同梭子在编织绿色的锦缎。乘上乌篷船,欸乃声中,你能领略水乡的佳景。近处河道、舟楫、堤岸、民居,远方田野、村落、山影,好像一切都漂浮在水上。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远在新石器时期,绍兴的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上古时代的尧舜,曾临绍兴一带巡狩游憩,亲自耕耘。据史书记载,治平洪水的夏禹曾经在此大会诸侯,以计其功,死后葬身会稽山麓。春秋战国时期,绍兴成为越国的都城,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遗迹至今犹存。在两汉,两晋,隋唐五代,这里一直是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公元1130年,南渡苟安的宋高宗赵构返越,按照“绍(承继)祚(国统)中兴”的意 思,把越州改称为绍兴府,有人据此说它是绍兴地名的来由。它作为南宋的临时首都,为期一年零八个月,南宋最后六位皇帝的陵墓也都在这里,现在还可以到宋六陵去凭吊他们。这个时期,绍兴成为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已经相当繁荣。以后绍兴一直起着浙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元代称为绍兴路,明代绍兴府统辖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八县。清代绍兴仍为府治。正因为绍兴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地位,使它成为著名的文物之邦。绍兴建城近2500年,虽历经沧桑,但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
“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句践和他的谋士文种、范蠡,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和诗人谢灵运,唐代的诗人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清时期的散文家张岱,理学家刘宗周、王思任,书画家徐渭、陈洪绶、赵之谦、任伯年,医学家张景岳,历史学家章学诚,晚清的革命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蔡元培,近代的竺可桢、马寅初等等,都在这里生活过。绍兴是我国文学巨匠鲁迅的故乡,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祖籍。这些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不仅以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而且以他们的浩然正气振兴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绍兴以这样的盛名,为历代的人们所称颂。古代的许多文人学士,如汉代的司马迁、蔡邕,唐代的李白、杜甫、元稹,都曾到这里游历过。他们登山临水,兴感抒怀,写下了许多歌颂越地风光的诗文。今天,绍兴这一游览胜地,已经誉满天下。国内旅游者每年达百万人次,海外旅游者数以万计,而且在逐年增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