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山西省煤炭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1/4,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山西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能源重化工业困局,在构建循环经济的模式、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力排名全国第二十六位,生存支撑系统排名全国倒数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谢克昌痛心地说:“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为支柱的山西能源重化工业要走出困局,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
7月21至2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在山西省进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郭启民陪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谢克昌等10多位院士、专家,深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山西省4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进行调研指导。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太钢 45亿生产“绿色钢材”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的“采掘—焦化—冶金—电力—建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让专家们赞叹不已。
太钢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在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四十六位。近年来,太钢自主投入资金45.7亿元,采用“绿色钢材”生产装置、焦炉、高炉煤气及余压发电等几十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循环经济技术,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率均远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
“太钢模式能否向全行业推广?45亿投入这么大,经济账怎么算?”专家们认为,太钢以高附加值产品为核心来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这种有远见的大思路,才是其他企业能够学习借鉴的。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是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目的。”金涌院士表示,太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值得认真研究。
专家认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不仅要对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更应注重生产源头减量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做到承担资源——产品——消费过程的“动脉产业”和承担废弃物收集运输、分解分类及再生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静脉产业”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