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苗思凯
3月31日,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黄沙漫天,这是北京自入春以来遭遇的第一次沙尘天气。
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苗思凯(Douglas W.Muzyka)手握铁锹,种下了一棵松树,并在百米“环保公益日绿色长卷”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苗思凯深信,只有摒弃短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才能共同迈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外资公司在中国节能减排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苗思凯: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中国本土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同样的,都要按同样的标准为中国的环保事业作贡献。
在杜邦,奉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投入不是作为成本来看的。
《第一财经日报》:在今天的倡议书中,特别提到了要“拒绝购买污染企业的产品”,你觉得这样做的必要性有多大?
苗思凯: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公众是有质疑的权利和义务的。在购买商品时,买哪个,不买哪个,就是公众对产品表示质疑的方式。对于那些负责任的企业来说,消费者理应对它们生产的产品予以青睐。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让公众知道哪些产品是污染企业生产的?你对此有何建议?
苗思凯:最关键的是要让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得环境方面的信息,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说,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参与。另外,国家环保总局去年出台了中国第一部环保公众参与的政府规章《环评公众参与办法》。这些都有助于公众及时获得环境信息。
“目标为零”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知道杜邦公司曾经历过多次转型。目前,许多中国企业也正在致力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苗思凯:在我看来,一家企业提出公司责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其落实到战略、执行、考核等多重公司运营体系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杜邦提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一个口号——“目标为零”,追求零伤害、零安全事故、零污染、零排放、零职业病的终极目标。
当初杜邦提出“零排放”环保目标的时候,公司内外都有人对实现的可能性表示怀疑。而我们的管理层则深信,依靠自己员工的能力,绝对可以克服障碍,实现目标。
减少经营活动给环境留下的印迹
《第一财经日报》:杜邦公司此前刚刚公布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苗思凯:20年前,作为首批公布环境目标的公司之一,杜邦设立了到2010年的减少环境影响的目标。到2006年9月,那些目标已提前完成。因此,杜邦提出了面向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2015年目标深入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从研究开发到生产到市场营销。这些目标超出了传统的“减少经营活动给环境留下的痕迹”,而是将一些新的目标引入进来。这些新产品将服务于众多的全球市场,例如:交通运输、建筑、农业、通讯等。
具体来说,杜邦公司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市场目标和环境目标两部分。
同时,减少经营活动给环境留下的印迹依然是杜邦优先关注的议题。
《第一财经日报》:在杜邦公司实施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时,中国市场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苗思凯:中国市场是杜邦的一个关键性的增长地区,对公司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着我们的“加大在高增长市场中的力度”的策略。
2005年中期,我们宣布到2010年,把在中国的投资额增加一倍,达到12亿美元。2005年底,设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另一个最新的投资是杜邦旗下的舒莱公司宣布与河南漯河双汇集团合资成立第二家大豆分离蛋白工厂。
对企业来说,“环保”并不是一个达标或是守法的问题,而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机。我相信在抓住这一商机方面,杜邦公司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储备。 章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