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2012》的上映和奥巴马访华都成了媒体和网络中的热词。两者当然都和中国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我们所熟悉的好莱坞的类型片,《2012》的特技效果确实引人瞩目,故事也相当惊险和曲折,这些都是美国电影工业成熟地把握类型电影元素的能力体现,未必有多少新意。
其中更有趣并且引起中国社会关注的是中国形象在其中的展现。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展现确实比较积极和正面。在影片里出现的一些中国元素,都并不刻意地有负面性。在危机时刻,中国人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也被相当好地加以呈现。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被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积极关系。据导演说,这是他被汶川地震之后中国人所展现的力量所感动的结果。这当然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表现,但也反映了好莱坞近年来展现中国形象的一种转变趋势。
在2008年的《功夫熊猫》中,中国形象就有了和以往不同的呈现,中国功夫和中华文化被表现得相当正面和积极。而今天的《2012》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反映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类型片中已经开始具备新的可能性。回顾好莱坞电影的历史,表现华人和中国的历史很长,人们常常追溯到美国电影的开创者格里菲斯拍摄于1919年的《娇花溅血》,这部电影中的华人是善良的,但却柔弱和女性化,显得无能为力。而此后不少电影中的华人也往往是一个负面“他者”的刻板形象。中国的愚昧、落后、压抑被极尽表现和渲染,如陈查理或傅满洲这样的华人被表现得相当负面。当时电影中的华人甚至由白人染黄来扮演。
直到二十世纪末,对于中国的负面想象仍然是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的主旋律。我还记得1997年在爱荷华大学时,看过一部好莱坞电影,其中就把中国想象为一块压抑的土地,对于中国人民的描写也相当刻板和简单,引起不少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意见。当时冷战结束还不久,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想象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冷战时代的想象之中,而“中国崩溃论”和“威胁论”也还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西方的公众舆论。中国的发展虽然已经显示了强劲的势头,但这一切还没有被一般的西方公众所充分了解,因此好莱坞电影这种反映一般美国或者西方公众的普遍看法的电影呈现出一种相当扭曲和片面的中国形象,也并不奇怪。
从这样的历史看今天的《功夫熊猫》和《2012》,我们会感受到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的态度确实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我以为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对于想象世界的积极影响。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得中国的大国形象和影响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近年来中国的崛起作为一种当代历史的“大势”已经为公众所更加充分地了解。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相对良好的表现和中国所展现的应对危机的能力都使得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实力。这使得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从而变成了一种现实。
其次,美国本身面临着相当复杂的社会经济挑战,其在世界的形象由于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和这次从美国发端的金融危机而受到相当的质疑。而新世纪以来世界的变化正是美国需要体认并了解的,所谓“巧实力”的提出显然反映出美国对于世界看法的调整。
第三,中国的市场也为好莱坞越来越无法忽视。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繁荣,票房不断走高,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已经开始让任何人不能忽视他们的趣味与需求所带来的影响。好莱坞“大片”也需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成功,这就需要积极地转变电影中有关中国元素的倾向。
从《2012》看美国对于中国的想象,确实显示出一些重要的新可能性。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好莱坞的想象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同时也启示我们在“软实力”和“巧实力”的建设方面需要借鉴更多的办法,才能在跨文化对话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