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商务部预计消费品零售额增15.6% 拟扩大消费 调整汽车家电政策 -税务总局首发公告明确纳税人14项权利 知情权居首 全文/税率表 -大部分研究生工资开价3500元 自称夹心饼 高校就业指导误区重重 -姚景源:应为农产品价上涨叫好 谁在导演疯狂大蒜 炒家转战辣椒 -武钢4亿美元签巴西矿 铁矿石谈判再循中国价 澳矿爽约不足为虑 -北京居民用水每吨拟涨0.9元 一次到位或分三年涨 百姓企业叫苦 -温州炒房团迪拜被套 称迪拜房价不及京沪 因沪房价过高被踢出局 -迪拜世界不良债务$260亿 重组计划低于市场预期 警示我房产业 -央行警示资本充足率 工建行回应"汇金帮四大行补充资本金"传闻 -亚行在中国发行10亿元熊猫债券 学者建议中国将美国债"债转股"
首页>>文化遗产
南社百年血脉何在:当年囊括中国半数精英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0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南社,再见已是百年身

在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史册上,曾经有这么一个社团,她的成员既有辛亥革命的干将,也有封建复辟吹鼓手,既有国民党的元老,也有共产党的高官。既有像鲁迅这样坚定不移的爱国者,也有像汪精卫这样的卖国者。她就是南社,今年是她百岁诞辰。

全副武装的背包客显然是被“泽被东南”四个字吸引住了。他伸头向这个新修的石牌坊内探望。有维修工人抬着东西从房内走出,里面有些暗,但可以看到前后两进房里分别挂着两块匾:张忠敏公祠、南社纪念馆。

这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年轻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有些遗憾地对同伴说,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这个南方戏的纪念馆还没开张。

南社,被一个走南闯北的人认为是南方的某个戏社。

欲以文字播风潮

时光倒流一百年,如果出入这个“戏社”的人听到背包客的说法,估计会揪着他胖揍一顿——尽管他们看上去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模样,但他们其实个个胸中有风雷。

100年前的1909年,七岁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刚登基,列强对中国已经瓜分完毕,清朝统治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1909年11月13日的那天,一个据说是秋风萧瑟,天气阴冷,并不适合外出聚会的日子,就在这苏州虎丘山下、山塘河边的张公祠,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这是件让人纳闷的事情。明末修建的张公祠已经有两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杂草丛生,古旧衰败,荒凉落寞,早已人迹罕至。

苏东坡早就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山塘河,白居易领导修浚的千年运河,上面从来不乏供文人骚客们唱曲度流年、狎妓喝花酒的画舫。

然而,17个看起来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既不游览虎丘,也不泛舟山塘河,而是直奔张公祠。这17人,大部分来自江苏,也有从上海、浙江、福建、山西、安徽、广东等地赶来的.

不是张公祠有魅力,而是这群年轻人要选在这里办一件大事。而且,地方是两年前的清明节就看好的。

张公,名叫张国维,浙江东阳人,明朝最后的兵部尚书,抗清烈士。清军入关他在东阳带兵抵抗,看大势所去,为了避免老百姓因为他的殊死抵抗遭殃,也为了保存气节,他投水殉国。

一群文弱书生,选在这样一个抗清忠烈之士的祠堂集会,当然不是普通的“雅集”诗会。他们要效仿明朝的复社和几社,成立“操南音而不忘其旧”的南社。

这显然不是一个“地方戏团”,三个创始人和首次“雅集”中的14人都是同盟会成员。这是一个以文会友的革命文学社团。

这个南社,按三位创始人中年纪最长的陈去病的说法,就是“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他们要“和同盟会互成犄角之势”,“欲以文字播风潮”,民主、救国。

看当时的照片,22岁的柳亚子,没有辫子,短发齐眉,意气风发,一派青年英雄的形象。他在三位创办人中年纪最轻,却被推选为南社社长。再看看陈去病、朱少屏、陈陶遗、黄宾虹……哪个的眼里不是闪耀着反清排满的坚定光芒?

来源: 中国周刊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新华澳报:辛亥革命百年或是胡马会最佳时机
图片新闻:
报告称2100年海平面升1.4米 纽约上海岌岌可危岛国被淹
中国“十二五”将推智能能源网 将覆盖水电气等能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