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对姐妹俩说:“我们是老乡呢!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邓颖超、康克清、王光美待人都很随和,江青就不行了
每天吃罢晚饭,朱德和康克清都要在中南海的湖畔散散步,如果有舞会,散完步就到舞会来了。朱德年纪大,晚上9点过后就回去休息了。毛泽东晚上10点以后才会来,朱德在舞会上一般不会和毛泽东碰面。毛泽东来的时候,朱德已经回去睡觉了。
朱德的家乡仪陇县位于嘉陵江的上游,而罗棠因、罗棣因的家乡重庆位于嘉陵江的下游,同饮一江水。朱德的乡音未改,而罗棠因、罗棣因的重庆话也说得十分地道。罗棠因、罗棣因去了几次中南海,朱德就喜欢上了这两个小女孩。他一来到舞会,常把这对孪生姐妹叫到身边,如同一位慈祥的老爷爷,用四川话和她俩聊一些家乡的事。朱德说:“我们是老乡呢!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相互之间无拘无束,气氛融洽。
因为团里有演出任务,有时罗棠因隔了一段时间没去中南海。朱德见不到罗棠因,还有一点想念。等罗棠因再去中南海时,朱德朝她招招手,坐到一起之后,和她开玩笑说:“大罗,怎么不来了?好多天都见不到你了,是不是生娃娃去了?”当时还没有结婚的罗棠因,被朱德说得满脸通红,害羞地低着头。
罗棠因、罗棣因于1964年7月结婚。这一对孪生姐妹也有意思,她俩是同一天出生,同一天参军,同在一个团,同演一个舞蹈,又是同年同月同日在同一个地方举办婚礼。姐姐罗棠因嫁给了当时担任空政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的李跃先,妹妹罗棣因嫁给了当时担任空政文工团歌舞团舞蹈队队长的李光。
许多中央首长都关爱这一对孪生姐妹,她俩谈恋爱的事,或多或少地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见到她俩时,经常问问她俩的工作、生活情况,或者开开玩笑。
毛泽东有时候也喜欢和大家开玩笑,他对罗棠因、罗棣因说:“大罗、小罗,你们是京剧里的大锣、小锣。”
有一次,罗棣因换了一件新衣服,康克清一看到她,就拽着她的衣服,从头看到脚,嘴里不停地说:“小罗,你这身衣服真漂亮,穿得这么合身,告诉我,在哪儿买的?”此时的康克清,哪还有中央首长夫人的派头,倒是有一点北京胡同里大妈凑到一块聊天的味道。
参加中南海舞会的,除了有女演员外,还有男演员,男演员是陪首长夫人跳舞的。罗棠因的丈夫李跃先多次去过中南海。1946年3月,年仅12岁的李跃先参加了革命,入伍后不久便被分配到贺龙在八路军一二○师创办的战斗剧社。那是一个曾经创作出著名歌剧《刘胡兰》的剧社。
1964年,李跃先担任空政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
作为男演员,从男性的眼光审视中央首长以及他们的夫人,李跃先自然有一番评价。其实,这些评价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周恩来舞跳得最好,最潇洒,最有风度;毛泽东的舞步不大讲究;朱德则像手拉着小孙女在散步,不紧不慢地走着;刘少奇、王光美舞跳得不错,尤其是王光美,毕竟是北平辅仁大学出来的大学生,受过教会大学的高等教育,舞跳得好,高雅舒展;邓颖超、康克清、王光美待人都很随和,与大家谈得来。
李跃先回忆说:“中央首长的夫人大多平易近人。刘少奇、王光美参加舞会时,经常会把小女儿带来。我们团的同志,尤其是女同志,喜欢把他们的女儿拉到跟前,说说话,逗一逗,玩一玩。刘少奇、王光美在一旁看着,满脸微笑,很是开心。相互之间有一种亲切感,没有什么拘束,陪这些首长夫人跳舞,我们都感到自然。江青就不行了!她要么不来,要么一来就是前呼后拥地带好几个人。江青在舞会上出现时,头发弄得油光水滑的,有时候还要披一件大氅、风衣、呢子大衣什么的。只要江青一来,大家都有一点儿紧张,因为她爱挑刺儿,喜欢挑别人的毛病。舞会上的舞曲,有时是我们团的乐队演奏的,有时是放留声机唱片。江青一会儿嫌乐器用得不对,一会儿嫌乐曲不好听,一会儿又嫌太吵太闹。她喜欢听轻柔缓慢的音乐。不能说江青是外行,她当过演员,懂艺术,懂音乐,不是不懂装懂。但是她太挑剔了,就破坏了舞会的情绪和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