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粗通中文。
白岩松:
对,粗通,而且基本不太说,所以我觉得我们看他的简历,1952年出生在纽约,16岁“西屋科学天才奖”,20岁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士,又到英国剑桥大学等等等等,其实跟咱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像当初美国的网球选手张德培,成绩打得很好的时候,中国人就关注他就要比关注别人多得多,因为你发现一个细节,所有我们去拉亲戚的时候,都是我们不太强的地方。
主持人:
我觉得很有意思,你刚才吐的这个细节,就是钱老自己的儿子反而站出来,赶紧划清界线,我们跟他们没有什么联系了,但是反倒是媒体还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
白岩松:
咱们更像是亲戚了。
主持人:
我觉得我反正是有这么一种感觉,比如说我们两个都有孩子,我们都想让孩子进名校,我的孩子没考上,你的孩子考上了,这个时候我逢人便说,白岩松的儿子上了名牌大学了,好像咱俩是同事,所以我跟你有点关系。
白岩松:
其实有的时候我觉得这背后有一种情结在里面,虽然我们嘴上说我们不在乎诺贝尔奖,但是不在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把窗户纸捅破,我们在乎诺贝尔奖,我们也应该在乎,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好像我们没有实现的梦很少了,奥运会不要说了,连中国足球都进过世界杯,但是居然我们没得过诺贝尔奖。这个时候你去检查,1901年一直到现在那么多诺贝尔奖里面,有那么七位基础科学方面的华裔面孔,当然也还有文学奖或者说和平奖等等,但是由于它搀杂了很多意识形态,然后一些政治的因素,再加上本来就文无第一,所以你很难去做评判,也有中国人的面孔,但是反过来说获基础科学的,无论是杨振宁或者丁肇中、李政道等等都是美国人。
主持人:
你觉得刚才我通过你刚才说的那么多奖,你可能更关注像基础科学方面取得的诺贝尔奖,而不是说跟意识形态相关的,像和平奖和文学奖。
白岩松:
没错,所以从基础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确有这么七位,而且这七位你发现他们受教育的也都是在美国,我接触过中间的几位,像杨振宁、李远哲、丁肇中等等,那么他们都是很浓郁的美国式思维,虽然他们中国的情结也很重,毕竟像杨振宁老先生他们是1953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他的那种中国情结要比像朱棣文、崔琦,尤其是像钱永健要浓厚得多,所以他们的一些表达,尤其年老了之后回忆祖国这样的一种概念更拉近了之间的关系,但是从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本身这个角度来说,跟我们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是美国的结果,就像张德培完全是美国网球培养的一个结果,跟我们也没有关系。但是它从另一个角度却在提示我们,我们也可以,华人也可以,华人也可以打好网球,对吗?张德培的身高放在那儿。
主持人:
咱不管国籍,咱们的基因是一样的。
白岩松:
对,就是说我们也可以,既然有七位获得了基础科学,那证明我们的思维也可以,没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越套近乎,其实越该思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有我们自己的货真价实的中国人的诺贝尔的基础科学的获得者。
主持人:
还有我今天看了很多报道之后,我一直就在想,钱永健获得的是诺贝尔化学奖,他到底取得的是什么成就,结果我们发现,更多的媒体关注都是他获奖了,但是他得的奖能做什么用反而倒变成了很不重要的一件事。
白岩松:
其实我不太知道我能不能说明白,今天我也特别地在关注这件事情,因为真正让我感慨的是这一个绿色荧光蛋白整个的研究是他们获奖的理由,这三位科学家平常不多交流,但是却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从最早发现的一棒一棒传下来去推广它,绿色荧光蛋白就可以使一些生物显现出来,就有点像X光透视一样,这样你就可以追踪它。因为钱学森的堂哥也就是钱永健的父亲是死于胰腺癌,从确诊到死亡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一直也成了钱永健的心中之痛,很多人问他现在在做什么,其实他现在在做的是关于癌细胞的研究,就是他想追踪癌细胞能在拍摄的过程中,能把它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可以让药准确地到达被显现出来。
主持人:
能看得见。
白岩松:
能看得见,所以绿色荧光蛋白,为什么在颁奖的时候,在揭晓的时候,颁奖拿的是一个试管,然后打亮了它,被显现出来,所以你注意钱永健的是化学及药理学两系的教授,所以他现在更多的,其实我从他攻克癌症的这个角度来说是正投身于是医学方面获得更大的实践。
主持人:
其实我特别想知道,作为一种个人的本能,就是他取得的这个化学上的成就,我们和他到底差多远,因为我们觉得好像平时科普知识也不太多,似乎都没听说过。
白岩松:
当一个人当一个环境可以让一项事业非常安静地在那里扎扎实实往下做,并且做了很久,显现出结果的时候,他可能离诺贝尔奖就非常近了,如果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环境都是在被眼前的事情所吸引,浮躁着,做一件事情做不了多久又要做的件事情了,因为利益不断地在变化,那可能离诺贝尔奖就很远。所以我觉得透过每年的10月份,一到诺贝尔季节,我们总会有一些说酸不酸,说甜不甜,说渴望不是渴望,还总有人泼冷水,诺贝尔奖怎么怎么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非常正常,闾丘我们也很熟,我觉得她的看法也是对的,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角度我们的看法也是对的,诺贝尔奖很重要,我们应该去得它,作为一个检验,否则我们不能说隔了好多年前说奥运会不重要,不,它很重要。
主持人:
《新闻1+1》不一样的解析。刚才我们在演播室里说,一系列的华人科学家取得诺贝尔奖,说明我们有这个能力,但为什么他们在其他的国家就可以表现出这种能力,而在我们国家却表现不出来,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多位华裔科学家已经得过了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那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我们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