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店店主频繁换人
墨言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时,西琉璃厂除了几家老字号之外,2/3还是居民,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琉璃厂新中国成立改造后最盛的时候,街道两边店铺、地摊密布,游人如织,每天到此的中外游人少则几万多则有十几万,那时生意最好做。但就他们开店经营这几年情况来看,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他亲眼见到邻居的铺面一年内几易其主,有的经营一年、有的半年,甚至有开张3个月就关门大吉的。这些小店像走马灯似的换人,墨言说,租金行情看涨、入不敷出是主要原因。他介绍说,大部分西街小店面的租金在一个月2500元到4000元左右,加上每年三五百块钱的税,对小本经营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支出。而一般小店的月营业额也就在五六千元左右。加之琉璃厂游人逐年减少,这么多小店经营惨淡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是靠租房子在这里开店,恐怕经营很成问题。
墨言说,由于房子是自家所有,没有额外支出,情况还比较乐观。通过这个窗口,能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作画充实退休生活,老有所为也是乐事一桩。记者采访的一个下午,有几批老外路过,太太刘丽君用英语大声招呼,别说,还真成功以190元把一幅梅花卖给了一个加拿大人。老太太还会一些日语和俄语,看来,小店能经营下去,这外语优势也是一大法宝啊。
每日开销1万元
琉璃厂上老字号林立,一些百年老店都辉煌过,可是灿烂的过去也难掩现在的落寞。一家老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商店每天的营业额平均只有3000元,这只够付员工的工资和日常开销。古董、字画行业有句老话,开得起张关不起店,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不然自己早就不想再在这里坚持下去了。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私立博物馆。当年,他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就开在琉璃厂文化街上,但是早在五六年前,马未都的博物馆就撤出了琉璃厂。马未都称自己是琉璃厂从中兴走向没落的见证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琉璃厂的古董、书画品质好价格便宜。当时有大量的中外顾客都往这里跑,但生意好了以后,不少店家的自律性差了,有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商品很快充斥了市场。作为古董、字画等商品只有真实的才有价值和吸引力。琉璃厂所售部分商品由真到假直接造成了它由中兴到低谷。”
位于琉璃厂的一些老书店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吸引着众多的文坛名人,包括郑振铎、鲁迅等等,甚至连有的书店牌匾都是郭沫若题写的。这些经营中外古旧书刊、新印古籍以及传统文化研究类图书的古旧书店,在文化、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今,由于旧书业不甚景气,古籍书店里却摆放着很多工艺品、文具在出售。而各类新版图书在书架上所占比例并不比古籍图书少,让人看着感觉不伦不类。很多老字号的商品、服务项目失去了原有特色,在经营服务上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顾客的流失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他对这种现状深表痛心:“我是琉璃厂的老顾客了。从小我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琉璃厂看书,连琉璃厂各家的匾额是谁题的我都能背出来。当时的书又多又好还便宜,能‘淘’出不少好东西来,那会儿去琉璃厂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可我现在几乎不再去琉璃厂了。一是因为那里的东西现在都太贵,有时能比别处贵出几倍。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店里对外国人热情客气,对国内的同胞却爱答不理的。前两年有回我去琉璃厂一家老字号的店里,有块鸡血石放在玻璃柜门中看不清楚,我就请售货员拿出来想仔细瞧瞧,可她眼一翻说:‘你买吗?不买就别拿。’我气愤得从此再也不登这个门了。这两点说明他们的服务意识没摆正,不面向普通顾客,太急着赚大钱了,一切都让‘孔方兄’给搅乱了。以前琉璃厂一枝独秀,可现在竞争对手多了,各种旧货市场、古玩市场、书屋书城等等到处都有,顾客不一定非去琉璃厂。如果逮着一个就狠宰一个,用假货蒙人,人家回去一比就明白上当了,以后这市场非让自己给丢了不可。”
关公画堂负责人郑女士介绍说,自从她的画堂1998年进驻琉璃厂东街以来,见到很多商铺的起起落落。“隔壁的经营者这几年就更换了有七八家之多,有的是经营产品不符合这里的定位,在以文化享誉中外的琉璃厂卖营养品、卖药甚至开饭店,适销不对路,被淘汰是可想而知的。”“文化上,上不去;价格上,又下不来;仿名家的假画充斥琉璃厂市场,店大欺客的情况也有发生。但这些混乱局面最终只能坑了自己。琉璃厂的文化名声,是经过几百年历史的沉积才建立起来的,可是毁誉非常容易。”郑女士的画堂面积100多平方米,每天的租金和各项开销就达1万多元,虽然经营得当,画堂在呈逐年发展壮大之势,但对于这条街上其他很多商家来说,租金绝对是个让他们头痛不已的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