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旧厂虎房西,月斧修成五色泥。遍插御花安凤吻,绛绳扶上广寒梯。 —— 清 吴梅村
民国初年琉璃厂
盛世兴收藏,随着艺术品交易的快速发展,京城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了“圈”,本报记者通过对京城十大收藏圈的调查采访,把一本本艺术品收藏的生意经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琉璃厂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无论是这的古玩字画、古旧书籍,还是文房四宝、碑帖拓片等等都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琉璃厂曾经的辉煌略显褪色,很多店铺甚至无人问津。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琉璃厂究竟能否重现昔日的辉煌,脚下路在何方,这个问题备受关注。
荣录堂的伙计创办荣宝斋
琉璃厂上最有名的老字号莫过于荣宝斋了,荣宝斋的创建也颇具传奇色彩。在琉璃厂西街尽头的一间字画店里,有一对在琉璃厂生活了30多年的老夫妇,老先生艺名墨言,自幼酷爱绘画,从《科技日报》退休后,开始专心作画。2003年,老两口把自己住了30多年的房子重新装修,改成了前店后家的形式,开始在琉璃厂经营字画店。他们的故事颇为传奇。太太刘丽君是荣录堂的后人,说起这荣录堂,来头可大着呢,它比荣宝斋历史还长。刘老太太祖籍山西文水,祖上作为晋商进京已经300多年了。据老太太讲,她祖上官商结合,曾曾祖父给皇宫里造办笔墨纸砚,采买文房四宝。荣录堂的老店面就位于今天琉璃厂东街上,晋商的严谨和抠门是出名的,刘掌柜对伙计不免苛刻了点,有个伙计自己有了点积蓄,又耳濡目染学会了经商之道,就自立门户,到琉璃厂西街接管了一家名叫松竹斋的字画店,还发誓也要在店名里起个“荣”字,跟原来的掌柜一较高低,据说,这就创办了“荣宝斋”,说起这段轶事,还是鸦片战争时候的故事呢。提起祖上经历过的琉璃厂盛况,老太太颇为自豪。可她口中那种繁华的往日情景与眼前门口游人不多的现状形成了对比。
琉璃厂兴盛300年
据历史记载,琉璃厂辽代叫“海王村”,元代定都北京后,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元、明、清三代,琉璃厂制出的大量琉璃制品把北京装点得金碧辉煌,虽经历百年的风雨剥蚀而光泽不减。厂址后来虽然迁走,但“琉璃厂”的名字却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明清两朝,为适应文人读书及应试的需要,使得琉璃厂的书肆业迅速兴盛起来,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肆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古玩字画、金石篆刻、书画装裱、文房四宝等业亦随之发展。《四库全书》之成,也得益于琉璃厂书肆不浅。同时,这又促进了书肆业的发展,至光绪初年,琉璃厂的书肆多达220余家,古玩字画、碑帖业商号50多家,琉璃厂文化街从此而兴盛起来。一代代文人学者都被这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其中就有纪晓岚、张船山、吴梅村、鲁迅、齐白石、郭沫若、朱自清、张伯驹等等,仅鲁迅就来此480次之多,琉璃厂的文化魅力可见一斑。这种盛况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不但学者、教授甚至大、中学生也常来这里搜寻古旧书。抗日战争时期,琉璃厂书肆大多倒闭或将要倒闭。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出专款支持琉璃厂古旧书业的恢复。从1977年起,国家拨出巨款,仿照清代建筑风格重建琉璃厂文化街,1984年10月第1期工程竣工,店铺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从此,这里的古旧书店、新书店、文物商店日益繁荣兴旺。改造后的琉璃厂重新迸发出活力,几位在这里经营多年的商店负责人向记者回忆说,1985年至90年代初是琉璃厂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