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25天,将在世博会上亮相的贵州馆建设情况如何?贵州馆有哪些亮点?建设贵州馆有哪些有趣的故事?4月2日,记者有幸进入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区,探秘即将完工的贵州馆。
贵州馆创造多个第一
在贵州馆建设方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接受严格的检查后,记者来到气势宏大的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区,外形大气磅礴的贵州馆很快便映入眼帘,这个面积有600平方米的贵州馆建设已进入最后的细部装修阶段。贵州馆的建筑外形是将贵州苗族少女的银质头饰经过大胆的夸张设计而成。“银质头饰”与两边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浑然一体,充分展示了贵州的自然民俗特色。在现场指挥施工的贵州馆副馆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副处长张剑表示,贵州馆集取的这些视觉元素极具冲击力。“贵州馆还是设计方案时就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建设过程中,当它粗具规模时,就不断有周围其他省区市馆建设者过来参观,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贵州馆是最棒的,给人以震撼的印象。”
“贵州馆从设计方案到建设期间,创造了多个第一。我们的设计方案受到中央领导的一致好评;我们是第一家进场施工的省区市馆;我们是唯一一个主体工程为全木结构的省区市馆……”张剑说。别看贵州馆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其投资却是在省区市馆中最少的,“我们的总投资只有1300万元,如果不包括多媒体设备就只有900多万元。”
主体建筑杉木飘香气半边不盖瓦
走进贵州馆,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木结构主体工程,这些木质构件散发出阵阵杉木香气。张剑说:“这些都是在贵州取材加工后,运到上海组装的。我们不会给木构件上漆,目的是让参观者闻到杉木香,让大家感受什么叫自然。馆内的地板也是取自贵州的石板。可以说,贵州馆的建设非常符合低碳要求,不仅是木材不上漆和使用天然石板,用电量也很低,分配给贵州馆1200千瓦/时的用电量,我们只用了一半。”贵州馆的细部设计也颇费心思。记者发现,风雨桥的顶部只有半边铺盖了瓦片,张剑说:“另一半不盖瓦,一方面是让参观者能够看清楚结构,另一方面也是让光线透射进来,节约用电。”无论是风雨桥,还是鼓楼、吊脚楼,记者发现所有的雕刻木件都是手工作品,张剑介绍说,这些都是贵州工匠的杰作。两位来自贵州黎平县古建公司的工匠正仔细地在一块木板上雕琢“贵州”二字。张剑说,这是从王阳明的手迹中挑选出来的,将悬挂在贵州馆的正门处。
园林古建名师:贵州馆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杨应琪今年67岁了,贵州馆所有的木质构件都出自他的指挥。这位侗族老人拥有中国园林古建名师称号。“他有很多绝活。贵州馆主体工程建设,他没用任何图纸,全凭之前建的一个1∶20的模型和他自己画的一张简单草图,就指挥工匠们将这个既保持原有特色,又有创新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建筑组装到了省区市联合馆区内。”张剑连连夸赞杨应琪老人。杨应琪说:“我干木工活已经40年了,虽然参加过很多大型古建项目,比如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贵州馆就是我参与建设的,但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应该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作品,也是最艰苦的一项工程。”老人告诉记者,他在上海已经工作了5个多月了,每天早上7点便准时出门上班,一干就是一天。“贵州馆建好后,我也该离开了。我的两个儿子说,他们要来世博会,要来看贵州馆。希望贵州馆能够得到大家的好评。”杨应琪老人一边轻轻地抚摸着风雨桥上的木栏杆,一边笑着说。
世博期间每隔10天送出1瓶茅台酒
张剑还介绍了一个有趣的细节,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后,每天前100位进入贵州馆的观众,将会享受到茅台拦门酒。每天前100位观众中,到第1000人时,就将获得1瓶茅台酒,也就是每隔10天就送出1瓶茅台酒。据了解,贵州馆将于4月10日全部调试完成,之后经过微调后,参加上海世博会定于4月20日开始的试运行。“我们对贵州馆赢得世界各地观众的目光充满信心。”张剑说。
专家解读贵州馆设计理念描绘50年后贵州城镇模样
尽管工作非常繁忙,贵州馆副馆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副处长张剑还是抽空应有关单位之约,写了一份关于贵州馆的设计理念解读的文章。几天前,他给记者翻阅了这份还是草稿的文章。贵州馆描绘的是未来50-100年,贵州的城镇应该是什么样子?思考如何用现代理念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未来的城镇建设之中。贵州馆的主题词经过多方征集意见,确定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如何用具体形态将这个主题词落地在贵州馆内?经过与省外设计团队在贵州不断地收集素材,经过无数次争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为:首先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内涵为统领,把贵州民间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用山水组合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实体空间布局。其次用苗族银饰等进行外装饰,给参观者视觉冲击。第三是用一个人(王阳明)、一条龙(贵州龙)、一瓶酒(茅台酒)、一片绣(苗绣、马尾绣)、一杯茶作为展示内容。第四是在贵州大学的学生中组织了“畅想贵州未来城市竞赛”活动,大家设想出未来50-100年贵州的城市模式应该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的城市”。上述这些元素,都在贵州馆内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逛世博园区有这些小窍门
偌大的世博园区,观众怎么逛?记者一边参观,一边为今后打算逛世博的读者打听了一些小窍门和注意事项:逛世博园之前,您最好先去新华书店购买一本《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这本被誉为世博会历史上参展方最多、收集资料最全的一本官方导览手册,能够带您畅游上海世博园区。不过,要想把世博园区全逛完,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应该事先做好功课,安排好自己的行程,选择您感兴趣的场馆去参观。怎么选择?有关人士说,1个人一天估计能看8到10个馆,这是由于有的场馆参观人多,需要预约方能参观,因此每天要把预约或排队等待的时间算进去。因此,逛世博会,一定要学会用预约方式参观。如果不会用,那就赶紧问园区内的志愿者。还有人建议说,一日游览可以这样逛:“选择看中国国家馆以及一个主题馆、一个外国馆和一个企业馆,再看一场文艺演出,这样既不用太累,又不是走马观花。”在多个场合,一些参观过国外举行的世博会的人士都说,逛世博会要学会有耐心排队,“因为人肯定多,耐心排队等候参观,是文明素养的体现。”几天前,上海市推出了50字的《上海市民世博文明公约》:“当好东道主,友善而热情;观博与游览,排队守秩序;驾车及行路,礼让讲文明;维护好环境,垃圾不落地;言语和衣着,礼貌又得体。”相信,遵守这个公约,对全国各地的观众也很重要。因为上海世博会,每个中国人都是东道主。
记者逛世博园规模宏大令人惊叹
3月31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组织下,记者参观了已经进入建设、装修和布展尾声的世博园区。尽管时间短促,只能走马观花地在世博各场馆外面参观,但是规模宏大的世博园区仍然让人惊叹不已。非常凑巧,记者第一次进世博园的当天,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的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了竣工仪式。至此,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世博轴等五座新建永久性建筑全部建成。 “一轴四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永久性建筑,如果说在网上看到它们的照片,还只是觉得很漂亮的话,置身于它们之间,惊叹其华丽之余,更多的是震撼之感。用四种红色装点的中国国家馆,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只有站在它的面前,才能体会到它的宏伟;飞碟状的世博文化中心,白天如“时空飞梭”,晚上在灯光的衬托下恍如“浮游都市”;站在全长1045米的世博轴上,你一定会被6个巨型钢结构的圆锥状“阳光谷”所吸引,它巨大的喇叭口敞向天空,顶部堪比足球场大小……由于是记者参观团,组织方特地带领大家参观了几十天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记们将云集的地方——位于世博中心内的世博会新闻中心。在新闻中心拥有300个工位的公共区,记者发现了很多熟悉的物件,只见各工位桌子上贴着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这不是2008年记者在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里用过的座椅吗?一问方知,的确是从北京把它们运到了上海,“节俭办世博,这就是一个具体体现。”陪同参观的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有关人士说。这个新闻中心的专业设备很先进。公共区四周的墙上悬挂了大大小小共21块电视屏幕,最大的主屏有40平方米,还有2个20平方米的小屏幕,其他是18台56寸的液晶电视,“这21块屏幕可以根据记者们的要求,实时播放世博园区内500个信息点的图像,而且是高清图像。”就连每个工位上的宽带速度,也比北京奥运会有极大的提高,“我们每个工位的宽带速度为20M,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每个工位的宽带速度只有2M。记者们上传、下载资料将会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贵州商报尹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