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展馆街上的中国馆
机械馆内景
两大强国的参展态度
●英国:不小心变成参展巨无霸
由于同在欧洲运输距离相对较短,英国完全可以接受参展世博会的运输成本,所以英国的参展规模是最大的。英国人在评审团中的席位也是最多的。
英国的钢铁产量当时占世界总产量的40%,英国参展的钢铁制品尺寸庞大,使原本已很大的展览空间都显得不够用了。例如,英国展示了一根长130英尺的整段钢轨。英国专门开辟的统计区,回顾了自1735年以来英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神话故事”。
●美国:仔细观察很要紧
美国在本届世博会的参展份额不重,在艺术、钢铁展区几乎看不到美国的展品,在教育、中小型机械展区倒是丰富些。时代周刊报道了美国的一款制鞋机:一双皮鞋,从皮革切割、缝合、粘合、上底到完成抛光,共需要15分钟。
美国的一些民间学术机构组织了各领域专家,详尽记录了各国参展的情况,有些甚至延伸到该国的行业发展状况。例如,美国透过比利时的参展,得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小小的、繁荣的、忙碌的国家”。再如,美国通过观察中国的参展,对中国的煤炭和钢铁行业有这样一段记录:
“中国有丰富的煤炭和钢铁储量。中国的铁矿刚刚起步,但只用最原始的熔炼方法。中国的采煤相对进步些,但也绝少使用先进的采煤设备。估计中国的煤炭年产量在300万吨,其中1/3是无烟煤。中国的钢铁产量无法估算,应该是自给自足,因为中国很少进口钢铁。本届世博会中国展出了优质的锻造钢铁样本,品质与瑞典的产品相当,其他铁质展品还有犁、镰刀、剪刀等,反映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专业的钢铁制造能力。”
美术馆门前近景
划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会议
在本届世博会中,共举行了29个国际会议,涉及到当时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或者是新兴的研究领域,或者是法国政府希望推动的事务。例如,如何防止动物受到虐待、如何管理酗酒、如何对获释罪犯进行社会救济、对精神病的治疗、区域性统计、国际货币兑换等,其中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会议。
法国是世界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1791年颁布专利法,1793年颁布版权法,1806年颁布了工业品外观设计法。本届世博会举行了3个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会议:著作权研讨会、工业产权(专利)研讨会和艺术设计保护研讨会,旨在推进知识产权在国际范围的保护,催生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国际公约。
●催生了《伯尔尼公约》
著作权研讨会由德高望重的法国文豪雨果主持,议题包括作者的权利保护和出版商的权利保护。许多当时著名的作家、学者和出版商都参加了。就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制定国际公约的决定,并成立了“国际文学艺术协会”。这个非政府间的协会组织承担起了起草一个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国际公约,即今天人们熟知的《伯尔尼公约》的重任。
●催生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在巴黎世博会上,举行了第二次工业产权(专利)研讨会(第一次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期间举行),中心议题是制定各国专利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问题。这次会议成立了公约起草委员会,负责拟定工业产权保护草案,即现代专利保护制度的基础性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吴敏 《上海世博》)
来源:世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