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科院预测2010年我国GDP增速将达10% 上半年加息可能性不大 -中国将迎大范围雨雪降温 节前降温6℃-8℃ 西北华北黄淮有暴雪 -钢铁重组意见将出台 鼓励发展3-5家大钢企 3亿吨产能将被兼并 -中国外长慕尼黑机智答问惊欧美 妙语谈气候变化 谈谷歌 全文 -交行:对"财政部注资交行"并不知情 银行间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开闸 -美或将中国列汇率操纵国 西方再提人民币升值 将遭遇"多边围剿" -武广高铁再出故障 广州万余乘客滞留 春运铁路客流超500万人次 -中国将进口液化天然气缓解"气荒" 四条线路力保北京未来无气荒 -中国东海海域全部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海洋能研究成热点 -国际板首单或花落中移动 股指期货初期客户保证金最高或达20%
首页>>2010年上海世博会
《茉莉花》百年前已亮相世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2 月 0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导读:1804年,英国人巴罗撰写的《中国旅行记》把《茉莉花》带到了欧洲,他从中国民间搜集到《茉莉花》歌词,并以五线谱记载。这是中国民谣《茉莉花》最早进入西方世界的记录。

1804年,回到英国的巴罗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旅行记》(Travels in China),其中附有《茉莉花》乐谱。

许多人都知道,2006年10月宋祖英举办个唱,把中国民歌《茉莉花》唱响美国。许多人不知道,其实早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中国民间歌手就在美国唱起了《茉莉花》;再往前推100年,1804年,英国人巴罗撰写的《中国旅行记》把《茉莉花》带到了欧洲,他从中国民间搜集到《茉莉花》歌词,并以五线谱记载。这是中国民谣《茉莉花》最早进入西方世界的记录。

这以后,《茉莉花》有幸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它的旋律创作了歌剧《图兰朵》;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即将于明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都少不了《茉莉花》的身影。

英国人约翰·巴罗(John Barrow)最早为《茉莉花》用五线谱记谱。

1904年亮相世博舞台

《茉莉花》最早在西方亮相舞台,是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著名华裔学者居蜜博士在整理国会图书馆亚洲部藏书时,偶然发现有大量未拆封的晚清中国赠送美国的文化书籍,以及中国当年参加圣路易斯世博会的资料,这些资料有详细的记载。

居蜜介绍:“在圣路易斯世博会的资料中,我发现中国当年组织了一次很成功的世博参展,当时的美国媒体和观众是一片赞誉之声。其中,在文化交流、演出方面,美国人对包括《茉莉花》在内的音乐和戏曲都印象深刻、好评有加。”

1904年,美国为纪念从法国手里购买圣路易斯安那州,举办了圣路易斯世博会。这次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政府的名义参展,清廷派出溥伦贝子等官员作为官方代表参博。

由于准备充分,中国展区“中国村”无论面积、参展展品数量等方面,在除东道主美国外的其他参展国中都能排在前列,“中国村”把富有中国特色的宫廷、庭院式建筑风格带到美国,“村”里表演中国传统的戏曲、民间音乐,甚至民间杂技。

浓郁的中国特色为“中国村”吸引来一拨又一拨的中国游客,而美国的媒体更是不惜篇幅地报道“中国村”展示的中国文化。其中,《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国戏曲、音乐的专文中就提到中国的民间音乐《茉莉花》。

在居蜜搜集的资料中,1904年9月25日,美国的《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中国音乐和《茉莉花》:

“热闹的‘中国村’出现中国戏曲与音乐表演——来自古老的中国,充满创新的音乐。中国音乐,诚如中国文化一般,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的精雕细琢,如今就展现在万博会的‘中国村’……听过中国音乐的人,将为其铿锵有力的声音所折服。以锣钹、唢吶、胡琴等中国乐器,显出吹、拉、弹、唱这几种中国音乐的表征;采五声音阶,使用简单音符,可以组合令人难忘的美妙音乐。音乐对中国人而言,可谓天人合一的最佳意境。”

“在‘中国村’的中国戏院,来自中国的京剧演员,顶着华丽抢眼的传统服饰与羽毛头饰,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背景中,以特有的肢体语言传神地把中国古老故事一幕幕介绍给观众。有一首流传已久、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乐曲《茉莉花》(Lily Song),可为听者带来好运。”

英国外交官记谱

民歌《茉莉花》其实在1804年就曾被一名英国人记录下来并被传入西方,这比它在美国世博会亮相要早100年。

这名英国人名叫约翰·巴罗(John Barrow),他曾于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担任英国驻华公使的秘书。巴罗对中国文学与音乐有浓厚兴趣,在中国工作期间,每到一地出差和旅游,他总是尽心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和民间音乐。民歌《茉莉花》就是这样被巴罗收集到的。

根据记载,最早出现《茉莉花》歌词的古籍,应当属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63-1774)间出版的中国戏曲剧本《缀白裘新集》。《缀白裘新集》是乾隆年间苏州人钱德苍编选的戏曲选集,收录当时剧场经常演出的昆曲和花部乱弹的零折戏。书名有“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之意,其曲文和说白都是以演出本为依据,所以深受读者欢迎。

乾隆刊本《缀白裘新集》没有曲谱。巴罗究竟是从《缀白裘新集》中找到《茉莉花》,还是自己从民间搜集到《茉莉花》,现在已不得而知。

1804年,回到英国的巴罗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旅行记》(Travels in China),其中提到《茉莉花》“似乎是中国最流行的民谣”。巴罗将《茉莉花》歌词英译出来并以五线谱记载,这是中国民谣《茉莉花》最早进入西方世界的记录。

而居蜜博士在研究中发现,收录有《茉莉花》的《缀白裘新集》通过另外一个渠道也进入了西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的顾盛(Caleb Cushing,1800-1879)藏书中,就收有《缀白裘新集》乾隆年间刊本。

“顾盛是当时美国在中国的一名外交人员,曾通过购买等手段在中国收集大量图书运到美国,其中就不少珍本、孤本,后来都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这就是后来的顾盛藏书。” 居蜜博士表示,“不过从年代看起来,巴罗仍然是最早(向西方)传播《茉莉花》的人,而且他无疑也是第一个为《茉莉花》记谱的人。”

来源: 腾讯世博

相关文章:
上海世博会民众知晓度翻一倍 28%受访者表示了解
上海世博会最大单体工程世博轴竣工 4月下旬试运营
上海世博会暂未设示威区域 禁带瓶装水
上海世博会进入百日冲刺 全民参与诠释中国热情
上海世博会筹办冲刺 国际参展方数量创世界纪录(实录)
图片新闻:
国家批准甘肃宁正矿区总体规划 煤炭储量71亿吨
海南并未出现“千亿热钱涌进海南炒房”现象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