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提供给你的信息,不是你最需要的信息,而是那些花钱最多的信息。这是我们的无奈,也是网络的悲哀
炎炎夏日,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又一次被放到舆论的热锅上煎烤。
7月1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武汉公安机关近日查抄了三个制售假药的窝点,受害患者超过3000人。在接受调查时,犯罪嫌疑人透露,他们生产的假药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蔓延到全国各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用了百度竞价排名。
央视曝光了犯罪嫌疑人制售假药的全过程:首先,犯罪嫌疑人购买假药配方,然后生产假药,再制作内容虚假的网站包装宣传假药,诱骗患者上当后明确购买意向,最后通过快递公司寄递假药到受害患者手里,并由快递公司回收假药销售款。
假药如何能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呢?犯罪嫌疑人甘某向警方交代,一个自称是百度竞价排名业务员的人曾主动联系他们,在他们购买竞价排名后,可以预设若干个关键词,当网民通过关键词上百度搜索时,参加竞价排名的网站会出现在靠前的位置。
“互联网用户每点击一次假药网站,网站须向百度公司支付12元左右的费用,费用越多,排名越靠前。我们卖假药的总销售额为40多万元,其中竞价排名竟花了约30万元。”甘某说。
一盒成本只有31元的假药,最终售价660元,高额利润并没落进假药制售者的口袋,有75%左右交给了百度。
7月19日,《北京晚报》报道:“百度今天还在推广假药。”
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百度,你能把假药踢出去吗。”
舆论的焦点剑指百度的一项搜索引擎功能——竞价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