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土部出台19条 整治房地产用地 全文 开发商拿地缴20%保证金 -“国家账本”透露中国预算审查新动向 -三部委谈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要点 实录 十一五减排提前完成 -农业部解读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要点 -中国会根据形势变化决定何时造航母 细谈军费预算增幅下降  -实时报道:农业部解读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 -15部委共商土地管理 抑制房价铁了心 沪深跌10% 燕郊恐遭恶炒 -我国筹建高铁网:伦敦到北京仅48小时 中国股市走向双核蝶变期 -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遭疑 GDP含金量排名 或禁公款买储值卡 -"毒奶粉"重入市场将问责监管部门 高校设立低碳经济等本科专业
首页>>2010年全国两会>>两会时评
两会的开放成就了“媒体逼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都对广西烟草局“日记局长”事件发表了看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恒也表示:其行为有悖传统道德,将视情况追究其责任。

地方官员向来对本地丑闻缄口不语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外界炒得再热,风暴中心的官场却出奇地静默;高高在上的相关部委更是推得远远的,不会对地方事务发表看法。两会却把那些日常的清规戒律打得粉碎,将平常敏感和神秘的东西都脱敏和祛魅了,云南官员不避“躲猫猫”,河南官员也没有把“开胸验肺”和“跨省追捕”当成多么敏感的事。化敏感为平常,变沉默为坦然,这就是两会效应——开放和透明带来的效应。

我想,如果在平常,河南官员肯定不会这么爽快地谈“开胸验肺”的,相关部委也会避之唯恐不及。可在两会上就不行了,两会现场中央和地方高官云集,记者堵在人民大会堂门外和蹲守在小组讨论会门口,官员们一出门就被无数个话筒堵上,上厕所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某部长,请问你对某事件有什么看法——观众、网友和公众都看着呢,看你说不说。这大概是“人大代表中官员代表比例过高”的一个好处:作为官员平常可以躲,可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根本没有地方躲,极大方便了记者们使出各种看家本领围追堵截,于是就有了美女记者挟持部长、美女记者男厕堵高官、男记者采访基本靠吼之类的花絮。

我把这场景叫作“媒体逼访”——两会的开放和透明给媒体“逼访”创造了一个条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我想,两会氛围就是创造的一种绝好的条件吧。

记者之所以喜欢两会,两会之所以成为新闻盛宴,很大程度上正在于在围追堵截中有无数逼访机会。两会官员云集,而在平常要采访到这些官员不是很容易的。要经过无数道手续,要做非常多的请示,最后很可能是“领导很忙”或“不便接受采访”,要不就以“请找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为由而不接受采访。前不久,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坦言批评:目前一些地方以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为由,推诿、拒绝记者采访。记者们反映,有了新闻发言人之后,对一些部门的采访比过去更不方便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反而成为阻碍新闻采访的制度。而两会就让那些采访的繁文缛节消解掉了,大会堂前随便就能拦到一个不小的官,哪里有什么程序:现场直逼,说不说?怎么说?看着办吧。

虽然也有官员以“这个话题很敏感”为由推开记者的话筒,但两会的围观效应,很快会让他受到批评。所以,两会也让那些敏感的话题脱敏了,不说或推卸可能会成为更敏感、更麻烦的事,敏感问题从来都是刻意捂出来的,越捂越敏感。

你看看,官员这几天说了这么多,说了“开胸验肺”,说了“躲猫猫”,说了韩峰日记,说了韩寒,还有“钓鱼执法”、“跨省追捕”、进京抓记者等等,天没有塌下来,公众情绪非常稳定,而且因为“有话有地方说”、“有理有地方讲”的开放氛围而更加稳定。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爱这和谐的两会氛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总理的黄钟大吕之声,诚哉斯言。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解振华:节能减排已是全民行动 两会纸笔包皆相关
世界看两会:外媒赞中国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举措
外媒看“两会”:中国媒体更敢说话了
透视两会间四大经济热点:中国经济牵动世界神经
温家宝7年参加两会:重视网络民意
“两会”上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使者
图片新闻:
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中国大陆富豪入榜数居第二
80岁以上老人可享统一津贴 托老所将普及(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