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清新的“低碳风”高调吹入2010年中国年度政治盛会——全国两会。
3月1日是全国政协委员报到首日,在政协委员驻地之一的铁道大厦,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陈羽触摸着刚刚拿到的便签,“手感舒服,柔软而坚韧,没想到坚硬的磐石也能化作‘绕指柔’。我感到惊讶、惊喜!”
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低碳“石头纸”,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以便签、文件袋等形式接受委员们的体验式“检阅”。
“环保、无污染的‘石头纸’进全国两会,是政府为节能减排作出的表率,具有示范效应。”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对记者说。
据统计,一个年产“石头纸”540万吨的项目,每年可节约864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减少砍伐1016平方公里的森林,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0.8亿立方米,减排废水6.5亿吨,节电18.9亿度。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也对大会发下来的“环保布袋”赞不绝口。特殊环保布料织就的袋子上,是一幅以孩童、绿地、太阳为主体的漫画,“拒绝白色污染,为了孩子未来”的字体引人注目。“低碳的理念在大会中处处传递。”
与此同时,减少纸张使用的“信息化”办公设备再次助力全国两会。去年首次派发使用的“委员电脑”,在今年继续传递沿用,供委员上传、下载信息。更多政协委员,选择并习惯了提案的网络提交方式。
在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北侧的梅地亚中心,媒体采访需要的相关信息,都采用网络下载等无纸化形式分发。“今年将不再发记者手册,但记者需要的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局长张敬安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践行“低碳”要求。
手机,也成了会议“联络员”。2月27日14时41分,记者手机里收到第一条来自两会政协新闻组的“群发”短信:“政协新闻组有重要通知,请查看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在该网站上,有关2010年全国两会的相关信息、会议通知等一应俱全。
首次在网络开播的“委员讲堂”,用新媒体搭建起委员与民众直接交流的新平台、新渠道。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这个在信息化时代里运用网络视频形式开设的讲堂,是政协委员创新履职的一次努力和尝试,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低碳传播方式。
而“委员讲堂”第一讲中,委员们就围绕着“低碳生活”主题展开了对话。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低碳”是备受中国人关注的热词。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开始流行于中国,“绿色”成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夺目的色彩。
无论是缩短了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从田头到餐桌”食品安全供应体系的“农超对接”项目,还是北京奥运会减排二氧化碳近万吨的“绿色出行”、贯穿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理念,或是倡导人们“少用纸巾,重拾手帕”的民间自发组织帕客联盟、穿行在诸多城市的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闪烁在千家万户的一盏盏节能灯泡……无不是中国人低碳意识觉醒的信号。
国家领导人也身体力行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去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依然通过书信,就气候变化问题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到,将启动石化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日前,一份由国家发改委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显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已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此外,国家发改委还将陆续出台措施,力推低碳经济。
“我的提案中,有关于加大支持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外送,增加绿色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具体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安表示,低碳之风,不仅应当流行在东部发达地区,“也应该吹向少数民族、边疆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郭国庆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为发展低碳提出了适度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交易平台、技术创新等具体的建议。
“温室效应是人类造成的,如何补救?环保!这是当代人类的重要心灵工程。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从心底认同了低碳,在行动上履行了低碳,那就真正实现了‘心灵环保’。”全国政协委员、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慧深告诉记者。(记者 任沁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