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国已从摸石头过河走向观全局航海的时代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的过程。最近几年开始有人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超出了西方主流学者的预期,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西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的局限,重新估价中国文明的潜力。中国是否要告别、或正在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把中国经验总结、归纳出新的科学理论,社会发展是否进入了呼唤科学发展、理性规划的时代?陈教授,您是如何定位中国的发展阶段的?
陈平:科学不是最终的答案,科学是探索的方法。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得到科学的结论,用以解决现实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头过河的目标似乎是没有疑问的,就是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模式主要以当时最强大的美国为标准的,所以,中国很多的改革,包括产权改革、金融改革、会计规则、公司治理等,大量都向美国学习,当然也吸收欧洲国家的技术和东亚出口加工的经验,但主要是借鉴美国模式。现在面临重大的金融危机,美国对自己的发展模式产生重大质疑的时候,因为中国自己以前并没有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多数经济学家的理论实际上是从美国教科书上学到的,不理解华盛顿共识的全面市场化和私有化在拉美和东欧造成的严重后果,不理解混合经济(包括国有和非盈利经济)对提供公共品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因而难以理解中国宏观政策比西方更有效的根源。
现在面临的国际变局是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和全球化难以维系,美国维持现状的利益集团拒绝和新兴国家平等合作,国内保护主义的浪潮日益高涨,中国能否走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能否超越欧盟的局限,避免日本的弯路,这是没有前人的现成道路可循的,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已经变成一个观全局航海的问题。当年哥伦布为什么要航海找新大陆?因为听说马可波罗讲了东方的神秘,他一定要到东方去,他起码还有一个模糊的东方,即中国、印度那边的美景是他要寻找的目标。据说,他的航路是在郑和留下的海图的启发下摸索出来的。中国现在面临的世界格局如何呢?美国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是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投机,深层原因上是美国和欧洲高福利、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加上美国高度的军备开支、负债,欧盟东扩带来的财政负担,无法维持金融市场的信用,更无法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全球竞争。中国必须发展替代的全球经济互动体系和金融模式,才能把握发展的自主权。后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会如何演变?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怎样?这些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探索。这包括探索历史经验,也包括分析世界各国的局势。现在我们中国的理论界基本上对国内的问题讨论很多,而对全世界的大局、问题、和机遇还缺乏深入研究。国际竞争,必须知己知彼。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改变中国自我中心的发展心态,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变成观全局航海,这个全局要包括历史的经验,以往文明成败的经验。理解西方问题的根源,也就找到中国发展的机遇。
记者:正确定位中国当前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观全局航海,需要着重突破当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障碍?
陈平:定位中国的文明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格局,这样一个新的理想既符合中国的实情,又能够给其他民族和国家带来希望,这是需要我们探索的。如果说有科学理论的话,实际上这个科学理论还在探索之中,我们只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我们看不到现成的答案,但是大家可以争论、讨论,尤其要讨论我们现在引进的美国、欧洲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它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它的管理产业格局到底问题在什么地方,什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哪些环节是不可持续、必须改革的。中国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和人口压力,远比美国、欧洲大,所以,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和美国、欧洲已经走过的道路,显然是不可能重复的。
这次金融危机证明西方经济学“理性人”的前提和最优化的追求,是人类历史上的乌托邦,是不符合现实的。市场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严重的不稳定性和内在危机。
观全局航海,要有两个突破:第一个突破,就是突破英美模式的市场经济;第二突破,就是突破包产到户的传统限制,然后发展新的劳动分工城乡格局。
包产到户的体制,实际上只是当时一个暂时的退去的措施,从过渡集体化的人民公社,退向包产到户。但是,这是建立在中国小房基础之上的。我在中国做了很多调查,看了不少地方,停留在原来包产到户模式上的最典型的就是小岗村。小岗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跳不出温饱陷阱,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式。如何整体规划,发展新的模式,从总结到理论的研究,都需要有重大的突破。
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实践远远走在理论的前面。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主要还是在那里消化西方的教科书经济学,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创造的大量成功经验没有得到很好总结,实际情况还可能出现以西方错误的理论来批评中国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