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部分城市房价过高 面临回调压力 楼市"拐点说"争论又起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今召开 4大议题受关注 共商"银行限薪" -乌鲁木齐大规模群众聚集事件趋缓和 处理7·5是中国内政 实录 -旅游饭店12点退房规定被删除 审计署5年来发布6千余篇审计结果 -达赖离台结束6天之旅 台媒吁修补两岸关系 大陆游客市场受冲击 -三巨头不让铁矿石价 中国整顿铁矿石进口 不禁止关键稀土出口 -6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700多倍 将缩小征地范围 提高补偿标准 -文化部明确不得假唱 新规下月施行(全文) 将定期抽查假唱假奏 -陈锡文:不会因农产品价格问题引发通胀 食用油开始新一轮降价 -最高法组织基层法院院长大轮训 全国首例醉驾判死刑案今日二审
首页>>国新办发布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700多倍(实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9 月 0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09年9月4日(星期 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今天冒雨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先生出席发布会和记者朋友们见面,介绍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大家都很熟悉陈主任,多次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下面先请陈主任做一个介绍。

2009-09-04 09:49:52

陈锡文:

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发布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很多情况大家都比较清楚,比如说粮食的总产量,建国1949年粮食总产只有1260亿斤多一点,到现在达到10570亿斤,增长的幅度非常大,所以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了全国人民的温饱,实现了从温饱不足跨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的人均收入60年来也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当然,建国初期统计的情况还不是很健全,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大概建国初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年60元左右,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增长速度非常明显。所以农业农村的发展一方面改善农民的生活,更重要是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人民的生活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讲的题目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这个过程大家都比较清楚。

2009-09-04 09:51:54

陈锡文: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其中当然包括农业和农村问题。如果现在有机会大家回去看一下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大家会发现,建议中关于农业农村这部分标题就叫做“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2005年年底开始中国农村就喊响这么一句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里我想做一点说明,这不是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久,党中央、国务院曾经多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们现在查找到的资料,至少在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这个章程是当时为了引导农民举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通过审议这个章程的时候,中央领导同志就指出,说这个章程就是指《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这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法规。到了1960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196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发展纲要》。当时主管农村工作的谭震林副总理向人民代表大会介绍这个《纲要》的时候就指出,这个纲要是一个群众性纲领,它能够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那以后党的很多重要文件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以前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这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殊的背景条件。以前提出社会主义新社会,还是作为对一种未来的憧憬,一般把这个要求放在序言的部分或者放在结尾部分,作为一种号召性要求。

2009-09-04 09:56:11

陈锡文: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作为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同时也作当前的一项工作要求予以落实,所以跟过去相比有一些发展阶段上的差别。大家能看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明确的总体要求,我想大家也是很熟悉,这个文件中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五句话二十个字,叫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它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把这五句话结合到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看也可以理解成全面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们说的解决好“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致的,不存在除了把“三农”工作之外还有一个单独的新农村建设。应该这么说,抓“三农”的具体工作就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五个方面协调推进。从2005年到现在4年多时间过去了,应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比较明显的成果。

2009-09-04 10:07:38

陈锡文:

这几年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农产品产量在增长,这证明生产发展得到落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几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有两个很鲜明的提法,一个提法是,我们已经实现了过去提出的总体小康这个目标。按照小平同志当时的设想,总体小康就是人均GDP和GDP的总量都要比198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就已经实现了,所以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渡的阶段。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提出21世纪的头20年,我们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小康生活。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想了解中国的人都很清楚,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农村。

2009-09-04 10:10:46

陈锡文:

因此,在十六大之后不久,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时候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时他明确要求,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2005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就是我们已经实现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建设过渡的大背景。而要实现这个过渡,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往的发展阶段有它不同的地方。第二个背景性,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国情国力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政府财力和以往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座的记者朋友可能都知道,中国30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在9%以上。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GDP总量是8.9万亿元,2008的年GDP超过了30万亿。2000年的财政收入是1.34万亿,去年财政收入超过了6万亿,八年时间中财政收入增长了3倍多。正是这样一些国情国力的变化,使得政府、整个社会有可更大的力量去支持和帮助农村的发展。

2009-09-04 10:16:55

陈锡文: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从世界各国,特别是从已经实现工业化那些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存在着两个趋向,一个趋向是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从农业农村中提取积累来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另一个趋向是,当工业化发展相当程度的时候,都采取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和政策。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大变化,中国实行以工业反哺农业。所以胡锦涛书记明确指出,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他要求我们要以更加自觉的态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它的背景和以前提出是大不一样。正是由于这些新背景、新条件,这四年时间来,大家能够看到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来支持农村的发展。这些我想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比如说2006年,取消了在中国实行了2600年的农业税制度,农业税制度被取消之后,农民直接和间接的减轻负担达到了1600亿元,从2004年开始,政府又推出了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者的制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最开始2004年的时候,补贴还比较少,是140多亿元,今年的直接补贴已经达到了1230亿元。我这里讲的直接补贴主要是指四项大的补贴,一是对农民种粮进行的直接补贴;二是对农民购买粮种进行补贴;三是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四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随着国力的增强是在不断的增加,补贴的力度还将继续加大。

2009-09-04 10:22:04

陈锡文:

第三方面的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的要求。提出这个要求之后,投资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财政支出结构也有了大的变化。从投资结构来说,农村的道路、电网、饮水设施,以及农民使用沼气,这些方面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从道路建设来看,我们现在能做到全国87%的行政村通达客运班车,这和以前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从电网的建设来看,我们国家的两个大电网的覆盖地域,国电网和南方电网,在大电网覆盖区域之内,除了西藏地区,其他地区都已经在电网覆盖范围内,大电网的电可以直接进村入户,这使电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大大降低,因为过去农村的电输送条件比较差,损耗非常高。

我90年代中期到农村调研的时候曾经看到,最贵地方的电价超过8块钱,那样贵的电,农民即使通了电也不敢用。今年大家能感觉到,农村家电下乡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我想除了收入增长之外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电网的改造后农村的电价基本上做到同网同价。目前大概是6毛钱左右。所以供电情况的改善使得农民使用家电的情况明显跟过去大不一样。

2009-09-04 10:28:08

来源: 中国网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我国首个地区级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广西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利用世行贷款2800万美元
26、2005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人口健康促进项目助西藏妇女优生优育
从苏南模式到江苏之路——江苏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中外记者访问北京平谷新农村关注生态环境
陈锡文: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受益 中央给四项补贴
中国20省区市实现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沈阳市投入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资金1.18亿
重庆妇女顶起新农村建设“大半边天”
十七大报告解读: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图片新闻:
东海举行新中国60年来最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组图]
福布斯评出十大"未来世界之都" 北京上海入选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