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30年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国新办就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等举行发布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7年1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时,请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介绍2006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以及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情况等,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

[主持人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出席。

党和政府对防灾救灾工作和困难群众过冬的生活安排非常重视,因此今天我们特地请来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先生向各位介绍2006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的情况,以及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民政部新闻发言人俞建良先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先生,现在我们先请李部长作介绍。

(2007-01-11 09:48:33)
[李立国]: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在这里相会。去年1月5日我曾经在这里代表中国民政部就2005年的灾情和救灾工作向国内外新闻媒体作过介绍,时隔一年多,今天我和我的同事又来到这里,将就2006年的自然灾害情况、救灾工作及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情况向大家进行介绍。为了节省时间,更多的回答与会记者们关心的问题,我在这里先扼要按照今天的新闻发布主题介绍一些情况。

(2007-01-11 09:52:54)
[李立国]:

2006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06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06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05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05年。

(2007-01-11 09:53:48)
[李立国]: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2006年的抗灾救灾工作十分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都专题研究过防灾抗灾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华建敏国务委员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抗灾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温家宝总理亲临湖南、福建、宁夏、四川、重庆灾区慰问受灾群众,视察救灾工作;回良玉副总理也先后亲赴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浙江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检查和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

(2007-01-11 09:55:38)
[李立国]:

为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受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全力组织开展紧急救助工作。灾区各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大基层民政干部职工始终战斗在救灾一线,紧急转移受灾群众、核查灾情、慰问灾民,及时将救灾款物发放到群众手中,有效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

(2007-01-11 09:56:16)
[李立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民政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受灾群众应急救助和基本生活保障的职能,全力支持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2006年,民政部先后针对17个省份的灾情启动救灾应急响应40次,其中三级响应为8次、四级响应为32次,应急时间长达132天,仅针对福建的台风、洪涝灾害就启动了8次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次数超过2005年的30次和2004年的12次。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共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60个。

(2007-01-11 09:57:21)
[李立国]:

为支持灾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和财政部提高了中央救灾补助标准,共安排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费51.02亿元;为做好紧急转移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民政部向灾区调拨救灾帐篷4.412万顶。同时,民政部充分发挥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积极协商财政、发展改革、水利、农业、交通、国土资源、教育、卫生等部门加大对受灾地区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2006年中央累计投入各类抗灾救灾资金共111.9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

(2007-01-11 09:58:31)
[李立国]:

在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同时,民政部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灾区做好抗灾救灾、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恢复重建工作。2006年10月,民政部会同中宣部等6部门集中组织开展了全国“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单位捐赠的资金总额共计4769.9万元,捐助衣被23万件,所有捐赠款物已经直接送到11个省份的重灾区县,并全部落实到户。

(2007-01-11 09:59:56)
[李立国]:

大部分省份也同步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掀起了为受灾困难群众奉献爱心的热潮,各地共接收捐款10.89亿元,衣被4590.61万件,其他物资折款1.1亿元。目前,“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据统计,2006年通过开展各类社会捐助活动,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35.89亿元,衣被7056万件,其他物资折价4.69亿元。

(2007-01-11 10:01:10)
[李立国]:

截止目前,灾区恢复重建开工率近100%,已经完成重建172.2万间,占需恢复重建总数的91.2%,春节前,基本能达到所有倒房群众迁入新居的目标。中央下拨的16.7亿元冬令救助资金现正在陆续发放到灾民手中,冬令期间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较好保障。

(2007-01-11 10:02:18)
[李立国]:

春节将至,为做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民政部于去年12月先后召开会议和发出通知,进行了专项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特困户以及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各项救助工作,进一步落实好优抚对象的保障政策,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欢度新春佳节。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7-01-11 10:03:11)
[华清]:

现在进行提问,像往常一样,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07-01-11 10:04:36)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我看到您的讲话稿里提到,今年国家安排了16.7亿救灾资金用于受灾群众在冬令期间的基本生活安排,我又注意到,今年冬令期间的受灾群众有7800多万,我粗略算了一下,每个人只能拿到大概21块钱,这样的补助标准是不是真能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排?另外有没有其他的保障方式?谢谢。

(2007-01-11 10:06:11)
[李立国]:

受灾之后的冬令救助工作,确实像刚才这位记者提问的一样,这个救助工作是为了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最起码要保障一斤基本口粮。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中央补助资金确实达不到一斤基本口粮和相关基本生活的安排。

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也是救灾工作体制,是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所以在中央给予补助资金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救灾资金投入,同时还有社会各界参与救灾工作的贡献,以及基层群众的邻里互助、社会扶助,因此,灾民基本生活的资金条件、物质条件是能够保障的。

(2007-01-11 10:07:21)
[李立国]:

同时,各地以及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受灾程度不同,对保障基本生活需求量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有的受灾群众需要一个月的基本生活保障,有的需要两个月和三个月,也有的一季作物区需要更长时间的基本生活保障。这种不同的需求程度对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投入资金的需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发展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资金投入以及补助标准也会逐步提高。

(2007-01-11 10:10:04)
[合众国际社记者]:

今天早晨您一直谈论自然灾害,但是我认为灾害分两类,一个是自然灾害,另外一个是人为的灾害,比如说2005年底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您认为在应对人为灾害方面,民政部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因为自然灾害是相对短期的,而人为灾害需要长期的救助,您能不能谈谈民政部是如何应对人为灾害的?

(2007-01-11 10:12:43)
[李立国]:

我国政府对各类灾害和灾难事故的预防与救助工作都高度重视,既有民政部和一些相关部门主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救灾工作,也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等一些部门主管全国的灾难事故预防和救助工作,还有卫生部等一些部门主管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对矿难和环境污染等公共事件的预防工作,我们中央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有加大投入、加强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加强平时的安全知识教育普及等一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灾难事故的发生。

(2007-01-11 10:16:49)
[李立国]:

面对灾难事故,也就是刚才这位记者所说的人为的灾害事件,民政部门主要从三个方面参与有关工作:一是做好防止灾难事故发生的宣传教育;二是灾难发生期间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临时保障;三是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灾难事故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2007-01-11 10:18:2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您刚才介绍现在中国还有16.7万间民房没有建成,请问,对于这些没有房子住的灾民,我们将如何安排他们的生活?第二,2006年灾害发生情况非常严重,请问政府如何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建设?第三,关于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2006年年底,李学举部长提出民政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亚洲减灾救灾机制建设,请问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谢谢。

(2007-01-11 10:19:25)
[李立国]:

这三个问题的时间容量等于回答三个记者的提问,所以请允许我简明扼要地回答。

在民房恢复重建已经完成91%还多一些的形势下,面对尚未完成的16.7万间重建民房,我们将采取几个措施来保证受灾群众安全越冬、温暖越冬:一是借用公房和公共场所的房屋;二是投亲靠友,邻里互助;三是搭建临时简易住房,来保证受灾群众房屋重建前的越冬安排。同时,我们早已要求,气候寒冷的地方,因为气候原因不能开工建设,要早作规划方案和建筑材料准备,待气候转暖时抓紧开工建设。

(2007-01-11 10:23:04)
[李立国]:

关于怎样加强预警机制和监测预报体系的建设,这涉及到民政部和国家气象局、地震局、海洋局以及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的协同工作。就民政部而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利用;二是早日建设和完成国家减灾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三是加强部门间的灾情会商研判机制;四是加强灾情信息的统计报告和发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使我国的灾害管理预警体系建设得更好,更适应防灾救灾工作的需要。

(2007-01-11 10:24:02)
[李立国]:

关于救灾工作的国际合作,我们已经从三个方面建立和实行了越来越好、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国际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上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既对一些遭受巨灾的国家给予援助,同时对我国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外国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给予的救助资源予以响应;二是发展政府间的双边和多边救灾互助合作的关系,主要是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东盟国家、亚洲太平洋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日益发展;三是同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发展合作关系,主要是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减灾战略秘书处,以及亚洲基金会、亚洲备灾中心这样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发展合作关系。

(2007-01-11 10:27:31)
[李立国]:

在救灾工作上发展和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们体现负责任大国政府的形象,体现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有利于我们获取国际社会在救灾工作上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发展自身的救灾工作体系,提高救灾工作水平。我们将不断地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把我国的救灾工作,把我国对国际社会的义务履行得更好。

(2007-01-11 10:31:09)
[凤凰卫视记者]:

李部长,您刚才说到中央会不断提高救灾补助的标准,请问现在的补助标准是如何制定的?有没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计划?另外,您刚才说到在冬季给灾民的救灾物资和资金,那么民政部是否有一个相应的监管机制来确保这些物资发放到灾民手里?对城乡低保的群众,今年有没有加大力度的具体措施?谢谢。

(2007-01-11 10:32:23)
[李立国]:

又是三个问题,其中城乡低保制度的内容和操作实施情况,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文章,所以这三个问题我还只能是简要回答。

关于中央救灾补助标准,按民政部门职能,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上,主要有这样几个标准:一是紧急转移人口应急安置补助标准,按照每人150元确定;二是民房倒房重建补助标准,按照每间600元确定;三是冬令春荒期间灾民基本生活保障,按一斤基本口粮测算,中央补助标准是每斤7毛钱。

(2007-01-11 10:35:07)
[李立国]:

这些标准是去年年初民政部和财政部在以往救灾补助标准基础上,根据救灾工作需要,研究提高依据以后确定的。对于受灾群众而言,这并不构成他全部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就如我前面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所说到的,这是中央级的补助,还要会合地方各级政府的补助,共同构成对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

(2007-01-11 10:38:25)
[李立国]:

由于我们的救灾工作体制包含着分级管理,所以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扩大了对受灾群众的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像有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就增加了对死亡人口的抚恤补助和遭受旱灾的饮水补助。救灾补助范围和标准是相对变化的,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而逐步有所扩大和提高。

(2007-01-11 10:40:08)
[李立国]:

关于救灾资金的监管机制,去年1月5日在这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曾经做过介绍,由于今天到会的记者跟上一次有变化,所以我仍然简要地回答一下。

这是由三方面的监督构成的:首先是群众监督。救灾资金包括冬令春荒的补助费和倒房重建补助费,在村一级是要张榜公布的;其次是行政监督。受灾群众的补助对象和落到每个人头的补助金额,在县以下民政部门是要建立台帐,并进行检查的。同时在资金的行政管理上,很多资金是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方式,没有中间环节。行政监督还包括审计、监察和财政等部门对各级民政部门在救灾补助资金使用安排上的监督;第三是社会监督,即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救灾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我们民政部门将救灾资金称作高压线,是不可触动的,如果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出现问题,对当事人依法依纪是要加重处罚的。

(2007-01-11 10:41:01)
[李立国]:

最后我回答关于城乡低保问题。城市低保,我只介绍一下总体数据。到去年年末,我国城市低保对象达到2233万人,最近几年保持在2200万规模,这是动态管理,有进有出,进出相抵以后的相对稳定的数量。城市低保标准已经从月人均162元提高到月人均169元,实际补助水平已经从月人均72元提高到月人均87元。中央财政为此投入城市低保补助资金136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加大了投入,共同保障了城市低保制度较好的实现。

(2007-01-11 10:46:45)
[李立国]:

借凤凰台记者刚才的提问,我着重但也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农村低保问题。建立城乡一体、标准有别、协调发展的城乡低保制度,是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我们民政部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意图共同努力所做的工作。到去年年末,全国已有24个省份,2400多个县初步建立了当地的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对象达到1300多万人。没有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方,也早就实行了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救助制度,救助的人数超过了700万,从而也奠定了向农村低保制度过渡的基础。

(2007-01-11 10:50:25)
[李立国]: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反映了中央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财政补助。在全国范围建立这项制度,我们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当前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会同财政部落实好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补助安排;二是进一步总结、交流、推广各地在建立和实施这项制度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三是就全国范围内农村低保管理的范围、标准、操作程序、约束条件,尽快地做出规范性的制度安排。

关于这项制度的建设还有很多话要讲,但是今天的时间有限,做不到了,下一步我们民政部还会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到那个时候大家再详细了解。

(2007-01-11 10:52:43)
[香港文汇报记者]:

看材料中的表格,2006年受灾死亡人数与1999年以来相比为何明显偏多?另外,近年来城市流浪人口有增无减,民政部针对这一人群采取的具体救助措施有哪些?

(2007-01-11 10:58:47)
[李立国]:

去年受灾死亡人口数确实是偏多的一年,比1999年—2005年年均死亡人数多24.6%,比2005年多了28.7%。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更为严重的灾害后果?就直接原因而言,主要是去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中,有两个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突出地增加。其中7月14日登录的4号台风“碧利斯”,危害波及了6个省份,造成了843人死亡。8月10日登录的8号台风“桑美”,危害波及了两个省,造成了483人死亡。仅这两次灾害性事件,死亡的人数就占了去年死亡人数的41.6%,所以直接原因是去年登陆的台风危害严重。

(2007-01-11 10:59:30)
[李立国]:

间接的原因是我们减灾能力上还有些地方比较薄弱,一些民房所处位置是在滑坡、泥石流易发地段,相当数量的民房是泥砖房,北方叫做土坯房,经不起较长时间的洪涝灾害的浸泡。在死亡人口中,绝大多数又是民房倒塌和洪涝引起的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所以分析去年死亡人口数量剧增的原因,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各项减灾建设,增强防御能力,把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在治本上更多地下工夫。

(2007-01-11 11:04:07)
[李立国]:

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民政部门及其救助管理机构,去年共救助了70多万人次,其中有10多万人次的流浪儿童,有效地发挥了对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作用。

流浪乞讨人数大于我们现在的救助数,所以为了更好地体现政府负责的精神和履行这种责任,我们民政部门及其救助机构将在贯彻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基础上,加强主动救助工作,使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这种临时救助。

(2007-01-11 11:05:33)
[李立国]:

在流浪乞讨人员中,也有职业乞丐,有裹挟少年儿童的犯罪分子,有各种原因不肯接受救助的,也有骗取救助资金的这些个别现象和个别情况,我们将通过完善救助管理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来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007-01-11 11:07:47)
[华清]:

因为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07-01-11 11:08:41)
[新京报记者]:

去年自然灾害是8年来最严重的,我想问在救灾体系和国家紧急救灾能力方面,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今年会做哪些改进工作?另外我想问一下刚才您讲到的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今年要加强主动救助的工作,民政部门或者社会救助机构要做哪些具体的救助工作?

(2007-01-11 11:08:53)
[李立国]:

第一个问题,我想请救灾司司长王振耀先生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仍然由我来回答。

(2007-01-11 11:10:24)
[王振耀]:

关于去年的救灾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最近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分析,感到在应急救助方面,有三项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应急时期的通信恢复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局部地区遭受毁灭性的灾害打击以后,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天两天之内,或者几个小时之内,恢复应急通信,这个问题现在看来需要加强;二是应急救助的现代化手段、现代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动用直升飞机和其他运输机的手段,需要加强。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应急期间,紧急运送救助人员和救助物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应急时期的灾害信息发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能不能在应急时期第一时间内向新闻界的朋友们提供比较及时、准确、客观的灾害信息,以及方方面面的救助进展情况,这方面我们觉得还有欠缺,还需要改进,今年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2007-01-11 11:11:09)
[李立国]:

关于对流浪乞讨人员加强主动救助工作,民政部门已经采取和要进一步落实好三个措施:首先是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和设施建设。全国现在已经有1100多个救助管理站,130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在“十一五”期间,依靠国家发改委的投资安排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我们将进一步增加救助管理机构的建设布局,尤其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布局,同时根据一些城市开展救助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城市的繁华公共场所,在城市人流较多的街道和社区,设立救助管理分支机构和救助管理服务门点,以便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地到救助机构和救助站点求助,也便于我们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并给予救助。

(2007-01-11 11:15:46)
[李立国]:

其次是进一步发展民间组织中的救助管理类服务机构。现在有些城市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或者是社团性质的对流浪乞讨人员主动寻找、主动输送到救助站的民办服务机构,当然也有政府购买服务作支撑。这种民办机构既有其特定职能,又有专业服务水准,将成为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2007-01-11 11:19:41)
[李立国]: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使人民群众都了解和知道救助政策、救助地点、救助服务内容,以便流浪乞讨人员更及时、更好地得到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的现象是我国现阶段根除不了的,就是在发达国家,流浪乞讨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存在,我们将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城乡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解决治本问题,从流出地的根源上来逐渐减少和消除外流的流浪乞讨人员,这是我们长期的工作,也要为之不懈地努力。

(2007-01-11 11:20:51)
[华清]: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7-01-11 11:22:00)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元
我国遭受6年来最严重自然灾害损失 3亿多人受灾
中国今年自然灾害偏重 粮食仍有望连续三年增产
西部农村近半社区年至少遭一次较严重自然灾害
06年中国3155人死于自然灾害 男性死者多于女性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