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人从事地震矩张量反演和震源破裂过程研究时,陈运泰就率领研究小组开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当时国内相关研究领域至少落后西方国家10年。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陈运泰领导的这项工作已迎头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同类研究工作的水平。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天晚上他的研究集体就向主管部门汇报了他们测定的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地震释放的地震矩,次日清晨就向主管部门汇报了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包括断层的长度,地震的破裂时间、破裂过程以及地震可能造成的重灾区的位置等。这些测定结果在震后救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数月以后完成的现场考察结果所印证。在随后的几天内,该研究小组对这次地震作了更为详细的分析,报道了震源机制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等,为科学认识这次地震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陈运泰领导的研究集体主动承担了快速测定国内外重要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时空破裂过程的工作。按规定获取数据后2小时内测定并上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或矩张量解,5小时内测定并上报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据悉,仅2009年,这个研究小组共发布包括意大利拉奎拉(L’Aquila)地震,以及最近刚发生的海地地震在内的28次地震的矩张量解报告,还有10次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报告。目前,该研究小组正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
刘闯在获悉陈运泰领导的研究集体的情况后,立即与他联络,将有关信息迅速传递到联合国减灾委,主动为联合国减灾委提供可供救灾决策参考的信息。
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刘闯表示,目前自己所得到的信息仍很有限,希望我国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国际性研究活动并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她说:“发展必须有全球视野,不仅要研究自己,也要研究他人,因为发展需要科技作为支撑和底蕴。”
目前,刘闯已在国内率先建立世界资源研究团队,研究如何使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取得双边或多边的共赢发展,使科学研究更具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