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伴随卫星,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圆满完成在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1)突破对非合作目标接近与绕飞技术,成功实现对轨道舱伴随飞行,为我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卫星编队和空间协同等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2)突破对空间目标跟踪观测技术,首次获取飞船在轨多角度全景图片和清晰视频,为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天基目标监测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持;(3)成功应用的GaAs高效太阳能电池和Li+蓄电池实现了我国高效空间电源应用零的突破,高功能密度卫星、液氨推进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在研航天型号,“是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的新跨越”。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朱振才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技术负责人,负责提出神七伴星设计、研制和试验的总体方案。突破微小卫星在轨释放、对飞船照相观测和对空间目标接近与伴飞等关键技术。
周依林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副总设计师,负责伴星总体技术方案和研制技术流程。设计测控通信方案、提出数传测控功能融合一体化设计。
沈学民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SZ-7伴星系统指挥,负责伴星总体计划与技术流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负责伴星各分系统技术与计划及质量管理工作,对保障伴星圆满完成任务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余金培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陈宏宇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曹彩霞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李 东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李华旺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诸 成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孙 宁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张 锐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付碧红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何 涛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白雪柏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余 勇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袁 明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蒋桂忠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许美娟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李志勇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陈 蕞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面向核电、水电、造船、高铁等重大装备工程,对大型铸锻件等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创新,开发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实时观察、计算机模拟与中试实验相结合的可视化铸锻技术,与骨干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在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1. 突破三峡大型水轮机铸件制造技术瓶颈,并牵头制订三峡水轮机转轮铸件制造技术规范,实现700MW水轮机不锈钢铸件国产化;2. 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铸钢支承辊、百吨级空心钢锭、高速列车转向架铸件等铸锻件关键制造技术,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3. 可视化铸造技术在规模化铸件上应用,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该研究集体突破了若干关键铸锻件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为重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金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殿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负责人。结合计算机模拟与X射线实时观测创建了可视化铸锻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大型轧辊等铸件的关键技术。
李依依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可视化铸造思想,倡导并促成可视化平台的建设。提出三峡水轮机组铸件国产化的整套技术规范。
陆善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将可视化铸锻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锻造工艺和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柯 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夏立军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康秀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肖纳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孙明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傅排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雪东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董文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刘 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秀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罗兴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 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桑宝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张二林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胡小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世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春莲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