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
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坚持为国家重大地域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地域开发理论体系和区域规划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当今开展地域规划的核心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方法。连续出版《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我国地域开发重大战略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为我国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支撑汶川灾后重建方案制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促进了城市化政策调整;指导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重大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樊 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构筑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研制、汶川灾后重建承载力评价工作。
金凤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提出了空间级联系统组织模式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主持了东北地区振兴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刘 毅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 田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卫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方创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彦随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文忠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毛汉英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蔡建明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董锁成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甘国辉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徐 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盛和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绍洪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丽娟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英杰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传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 慧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成套技术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成套技术包括:(1)氨氧化技术用于补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气体。(2)高活性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3)高活性的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4)NO氧化酯化工艺技术。(5)消除排放气体NO污染的工艺技术。(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乙二醇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649-93优级品的标准。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贻盾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主要专利发明人之一,负责制定了百吨级中试的试验方案、脱氢催化剂和合成草酸酯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
姚元根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百吨级中试及万吨级工业试验的实施,确定试验方案并负责新型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技术鉴定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王 斌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李国方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兆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叶飞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周张锋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吴晓金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潘鹏斌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黄当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毛金明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林 凌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刘志刚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覃业燕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辉平 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
石伟川 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