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4万亿投资"账单"公布 新增中央投资4大来源 投向构成及进展 -京穗首例甲流患者出院/归国人员需监测 台湾增2例 全球超1.1万 -中国1.9万多乡镇进行机构改革 01年至今农村消费增速首超城市 -创业板IPO规则征求意见截止 市场仍存5大担忧 各界聚焦7大热点 -首款国产大飞机计划于2014年首飞 中国遭受网络攻击很严重 -多地区出现ED和JQ开头的假币 重大安全事故中领导干部犯罪上升 -2011年起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全文 株洲政府称不存在瞒报 -中央确定今年选聘2万名大学生村官 10月底前完成校舍安全排查 -限塑令实施1年效果显著:省160万吨石油 农贸市场仍是限塑难点 -外交部:反对台湾同任何国家官方往来 答问 郭金龙会见陈菊
首页>>科技动态
英刊评最怪异的动物:吸血鬼鱼长锋利獠牙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5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9、管眼鱼

管眼鱼

发现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发现时间:1939年

管眼鱼学名为“大鳍后肛鱼”(Macropinna microstoma),最早发现于70年前。图中这条管眼鱼长约15厘米。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发现管眼鱼拥有一个精致、透明、充满液体的圆形头部,好象飞机驾驶座舱一样。由于眼睛呈管状,此前科学家认为这种鱼的视力相对狭隘。但最新研究发现,这种鱼的视力并不受到局限。管眼鱼这种特殊的眼睛结构非常有利于收集光线,适应于太阳光无法射入的漆黑深海环境。它们使用自己超敏感的管状眼睛搜寻模糊轮廓的猎物。科学家曾认为这种眼睛结构是固定向上凝视的,然而这样它们将错过正面迎来的猎物,因为用它们小而尖的嘴很难捕捉到猎物。管眼鱼体长只有几英寸,它的食物来源可能主要是小鱼和水母。它眼睛中的绿色素能过滤射入水面的太阳光,帮助它能够探测到深海中发冷光的水母,或者直接位于其头部以上位置的猎物。当它们发现猎物之后,管眼鱼将向上旋转它们的眼睛,并朝向猎物游去进入猎食状态。

10、无肺青蛙

无肺青蛙

发现地点:婆罗洲

发现时间:1978年

加都巴蟾(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是世界上唯一的无肺青蛙种属。科学家在30年前第一次发现这种青蛙,由于它十分稀少,科学家们仅将它作为动物标本进行收藏,并未对它进行解剖。无肺青蛙体长不超过2英寸,它是一种行踪难测、数量稀少的青蛙。它主要生活在印尼婆罗洲加里曼丹雨林地区的寒冷急流河域,它的皮肤十分光滑,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能够生活在如此急流的水域之中。体内没有肺使青蛙的身体变得扁平,这将增加它皮肤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它们吸收氧气。研究人员推测这种青蛙体内没有肺,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寒冷、急流的河水,在这样的水域中富含大量的氧气。同时,这种青蛙不会漂浮在水面上,相反会沉入水中,体内没有肺能够更好地沉入水中。

11、能光合作用的海蛤蝓

能光合作用的海蛤蝓

发现时间:1870年

这种海蛤蝓学名为“Elysia chlorotica”,身体呈亮绿色。它以海藻为食,能够吸收其叶绿素并偷盗一些植物基因,从而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为自身能量。一种可能是,当海藻在海蛤蝓体内消化时,它的关键基因和叶绿体一起被摄取进细胞。然后,这些基因被融入海蛤蝓自己的DNA,容许海蛤蝓自行生成必要的蛋白质,让叶绿体继续工作。另一种解释是,海蛤蝓体内的病毒把海藻的DNA传递给海蛤蝓。但拉姆弗和她的小组还没有发现相关证据。另一个惊人的发现是,研究者在海蛤蝓的性细胞中发现了海藻基因,这说明光合作用能力有可能遗传至下一代。研究人员猜测,海蛤蝓从食物身上还获得了更多的光合作用基因,但这些植物基因如何在海蛤蝓的细胞内继续工作,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刘妍)

来源: 新浪科技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奇异的海洋动物:冲绳磨虾虎鱼 意大利面虫
“动物王国”云南首次大规模放生野生动物
盘点十大透明动物:玻璃蛙玻璃鱼上榜(图)
中国加大高原环保投入西藏珍稀动物数量大幅增长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
揭秘:冷血动物为什么能长期不进食却不死
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发现10种新两栖动物(图)
柯林斯冰帽考察 十年流失500米 动物灭绝时代恐龙称霸靠运气?
动物灭绝时代逃过一劫 专家:恐龙称霸靠运气?
惊人的视觉差异 研究揭示动物眼中的世界(组图)
图片新闻:
国务院批复成都城乡综合改革方案 9方面先行先试
中国大豆产业面临危机:一边"豆满仓"一边"闹豆荒"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