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九行业振兴规划掀主题投资高潮 轻工业振兴规划提出保出口增8% -全国房价或酝酿新一轮下跌 北京新房成交不旺 上海房价持续下跌 -问题双黄连全面停产 口服液销售未受影响 药监所称近期完成检验 -三元开盘涨停收报6.15元 欲定向增发竞买三鹿 下月竞拍三鹿资产 -台湾保钓者拟5月登岛抗日 台媒称中国或再派海监船赴钓鱼岛海域 -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截止 社保全国统筹成焦点 关注9大热点 -北方冬麦区旱情缓解 受旱面积减少1/3 洪湖水体面积80天缩减35% -商务部一语定调 发放消费券期待"国家计划" 南京/杭州/成都见效 -国务院要求取消专科以上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全文 强调就业问题 -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0.36% 今年贬值可能性大 5-7%理想
首页>>科技动态
美俄卫星相撞引发连串问号 一次低成本算计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2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近日,美俄两颗不期而遇的卫星打破了蔚蓝色太空的沉寂,却引发了一连串的太空问号。首先,美俄作为太空两个超级大国,双方的卫星监视网都十分强大,对此次相撞事前居然没有任预兆和蛛丝马迹。其次,这两颗卫星服役时间都不短,铱星33号1997年升空的,而俄“宇宙2251”号则早在1993年就进入航天部队序列,对于两颗废弃或接近废弃军用卫星的太空之吻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意而为的阴谋?再次,这次相撞的背后似乎有句潜台词:低轨道太空太拥挤了,该制定交通规则了。可谁来主导太空交通规则,又有谁能担当太空交警的重任?当我们看到撞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没有去追究卫星监测部门的责任,而是将矛头指向俄缺乏监管的太空航天器,一切都开始变的明朗。

美国可能以受害者的角色主导太空管制权

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发生不久,就有美国的航天专家指出:目前地球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都已经有数百颗卫星,如果各国不能建立起统一的太空交通控制系统,类似的事故或许将难以避免。显然,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将人们的视线导入了一个久违了的话题即:太空交通管制。尽管太空发生追尾或撞车这类事件实属罕见,但发生的概率也并非像某些专家讲的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美国试图告诉各国:随着太空垃圾和轨道卫星的逐渐增多,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交通管制规则,类似事件将会越来越多,一旦发生问题,相应的责任和处罚也无据可依,混乱势必导致恶性循环。美俄拒绝为清理卫星相撞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负责的立场,就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全世界太空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因为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卫星发射后,低地球轨道不再像过去那样空荡荡的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跨入太空俱乐部,低轨道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航天器和太空垃圾。早在去年10月,国际航天协会已经在罗马就相关话题展开了研讨。当时有美、欧、俄、中等国的科学家参加。呼吁各国加快航天安全促进系统的协作,增加在这一领域资源投入。

问题是目前只有美国,尤其是美国军方在监测空间碎片方面设备和技术(主要运用光学望远镜及雷达)处于领先地位,但一直是自己掌握、从不与人共享。现在,美国地面监视设备一共追踪到了一万多个尺寸在10厘米(4英寸)以上的物体,其中包括700个正在使用中的卫星。因此,卫星相撞事件发生后,就有俄罗斯专家指责美国,有故意放纵卫星相撞的嫌疑,目的就是要主导和整合全球卫星轨道秩序。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美俄两国废弃或即将废弃的军用卫星相撞事件就可能不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而是一次低成本的算计。那么通过卫星相撞事件,美国究竟想要获取怎样的国家利益?

来源: 中国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
名词解释:太空垃圾及危害
史上最牛的十大太空垃圾:火箭残骸击中人(组图)
太空垃圾至少3000吨 危害严重成航天器天敌
美宇航局公布跟踪到的美俄卫星碎片示意图
俄美卫星碎片可能影响中国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美俄卫星太空相撞 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卫星故障中断150套电视节目 广电总局致歉
图片新闻:
中国近2/3城市缺水 水管理万元GDP耗水降6成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紧急迫降" 正面临罕见生存考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