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级工程师黄日新除了摄影拍DV从来没有和艺术沾上边。然而最近,这位78岁的老人却被人称为“行为艺术家”,只因为他设计了一套“很有想象力”的房子。
这个房子长2.4米、宽0.8米,全部设施为一张床,一个桌子,一盏灯,各种网线、电源插孔外加一个防盗门。毫无疑问,这样逼仄的空间仅能容纳一个人,而且对唯一入住者的身高体重还有一定要求——如果你身高超过1米80,体重超过180斤,那么这个空间并不适合你。黄日新已经为它申请了专利,名叫“装配式小小间”。
连日来,北京房价一直不断飙升,一些楼盘价格已经直逼每平方米3万元。在4月8日北京春季房展会上,人流摩肩接踵,一些购房者手持百万现金在四环内也难觅新楼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媒体仿效日本替黄日新给这个房子起了个名字叫“胶囊公寓”。
外来务工人员:“我不愿意住这个”
从中关村下地铁,再换乘740公交车,在六郎庄站下车,穿过一片小树林,就会看到几栋三层新建公寓式楼房。黄日新就把自己设计的房子摆放在其中的3间屋子里。
公寓是一家公司出资新盖的,看上去很像青年公寓或普通大学宿舍楼。这几栋楼的房间被分别租给一些装修队或零散住户。摆放“胶囊公寓”房间的隔壁,住着来自江苏泰州的几位务工人员。
这些天这里陆续来了很多记者采访。外来务工人员刘新洲也渐渐知道了隔壁这几个“大铁家伙”的事情。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一直在旁边看,“多憋得慌,哪里有我们住得舒服。”看到“胶囊公寓”的内部结构,他撇了撇嘴。
他和其他5位工友住在隔壁的房间,上下铺,用电磁炉自己做饭吃,有公用水房洗衣服。这样的屋子一间一个月650元。他觉得自己住得比“胶囊公寓”舒适,“我不愿意住这个。”
新浪网乐居频道在清明节前后组织了一些网友来这里体验居住,很多人兴冲冲赶来看新鲜,可是第一眼看去,心里就有些凉。确实,比起在网上了解到的“日本胶囊公寓”,这里的“胶囊公寓”居住条件比较差。
为了安全,黄日新在这个全封闭的小空间顶上装的是铁丝网,安装的是最牢固的造价450元的防盗门。在一个公寓屋子里,3个这样的“胶囊”紧挨在一起。一位来看房的人第一眼看去说:“天哪,怎么和监狱禁闭室一样。”甚至还有人评价其为“类似于摆放在街边的投币公共卫生间”。
开了2个月仅迎来一位租客
黄日新从春节前就开始投资做这个事情,2月中旬他选择距离中关村不远的六郎庄这所公寓作为“样板间”的展示场所。“我得把我的设计找一个地方展示出来,这不是最理想的环境。我的初衷不是把‘胶囊公寓’放在这里。”
在媒体的帮助下,已经有一些人在这里进行了试住。时间是在清明假期,人员包括广告公司文案、中科院研究人员、大学生和媒体记者。目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少有人想一直住下去。
来自沈阳的大三学生孙长云在网上看到消息,就利用清明节来北京住在这里,一是想体验居住环境,二是来这里玩玩。二天后他患了感冒,不得不离开。走之前,他在论坛里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虽然颜色有点冷,铁丝网和防盗门更是有点夸张,但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也许这会成为一种时尚,慢慢地改进,未来中国会迎来‘胶囊公寓’时代。”
而来自中科院的苏湛每天都写试住体验报告:写完了就在‘胶囊公寓’里用笔记本电脑发到网上。
他还拿着尺子进行测量,经过测量和体验,他说:“虽然墙上设计了接口,但桌子只有这么大,在我看来或者摆一台电脑,或者摆一台电视,两者不能兼得。”
而广告文案张琦,这位25岁的姑娘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位“胶囊公寓”的试住者。她学艺术出身,喜欢尝试各种创新的事物。4月8日晚,她带来了自己的装饰材料,在“胶囊公寓”屋顶上的铁丝网上搭了帘子进行布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新奇的事情,这是一个私人空间,很符合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
本来她居住在白石桥一所两居室,和一个女孩一起住在其中一间,每月800元,她每月收入不到4000元,经济因素也是她选择居住“胶囊公寓”的一个原因——在这里每个月她只要交纳250元;同时一些私人原因使她也需要找一个隐秘封闭的空间整理心情。
张琦经过试住后已经确定了居住一年的意向,记者告诉她如果她完成了租住程序,她将成为第一个居住进中国“胶囊公寓”的租客,她开心地表示:“真的么?我愿意做第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