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
卧龙的气候、环境、植被十分适宜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天佑卧龙。
卧龙破坏严重,能不能把熊猫基地搬到其他安全的地方算了?
一开始,就有人提出这样的想法,甚至有报道说,中国目前已经有意为大熊猫挑选第二故乡,而专家认为,在所有竞选大熊猫第二故乡的省份中,浙江极具优势。
“大熊猫生活环境受地震影响持续恶化的情况表明,我们必须重建卧龙,因为卧龙是大熊猫的最佳栖息地,是中国保证大熊猫生存发展的关键。”
作为卧龙当家人,张和民态度坚决,“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卧龙20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卧龙的气候、环境、植被十分适宜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和进行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实验等研究。”
经过科学论证,有关方面决定在卧龙耿达乡境内的黄草坪继续建设新的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原来的中心将改造成遗址公园,由广东揭阳负责援建。
周平章告诉记者,野生大熊猫对生存环境非常讲究,在耿达乡境内,黄草坪所在的整个幸福沟是大熊猫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比原来基地所在的核桃坪还多。
一个可以证明的例子是,1983年以来,在耿达乡境内,一共有十几次熊猫下山被发现的情况。因为熊猫家园的特殊性,卧龙其他灾区都是一个地方援建不同,享受到了特别待遇,由广东(具体为揭阳与潮州)和香港一起援建。
据说当时还有一个故事,香港特区政府积极表示要援建灾区,温总理指示,那你们就援建卧龙吧!也有说是香港方面主动提出要援建熊猫家园卧龙的。
结果是,卧龙就成为由两个地方援建的“特区”。
考虑百姓和熊猫,卧龙能选择的只有群众安置与环境保护同步的路子。
从地震来看,保护区原本的良好环境保护了大家,整个卧龙只死了6个,伤了59名农民。张和民说他在地震后都有点相信命了,他认为大熊猫是灵物,天佑卧龙。
“对当地老百姓的重建,卧龙鼓励相对集中安置,我们为当地老百姓选择了14个安置点,把原来住在山上占总数40%的农民搬下山。”揭阳市对口援建卧龙镇工作小组组长陈定雄告诉记者,“这样可腾出更多的地方为大熊猫种竹子,也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争取两三年内完成当地百姓的安置,尽快恢复低海拔地区的竹子。”
香港立法会1月20日将开会讨论26个项目,总计约15亿的援建卧龙项目问题,如能获得通过,熊猫家园重建将走上快车道。
广东方面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卧龙为感谢广东对他们的援助,决定将地震后初生的一对双胞胎熊猫的命名权交给揭阳和潮州。为此,揭阳和潮州在全市搞了规模盛大的征名活动。只是因为征集的名字实在太多,到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名字。
“要抢救大熊猫,除近期的应急措施外,从长远看,最应保护好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在大熊猫栖息地的低山河谷地区退耕还林,根据气候、土壤情况人工恢复不同的植被类型,并在林下引种多种熊猫喜食的竹种。”
现在,已有国内外的科学家认为,除非采取措施保护好大熊猫的天然栖息地,否则野生大熊猫在今后30年内会面临灭绝的危险。
“卧龙的百姓现在最关心两件事:一是他们在外面上学的孩子回来;二是大熊猫一定要回来。”
周平章相信,“今年启动重建,明年熊猫肯定会回来。”
现在的困境是,大熊猫如何度过残酷的冬天!
(本报记者张鹏、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苑坚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报记者胡念飞四川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