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不断的强降雨、过于陡峭的地势和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引发这次地质灾害的主因。”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工程师李云留说。
经过两天的实地勘察,李云留认为发生在西舍路乡的泥石流诱因,并非外界猜测的缘于“多年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他初步分析说,首先是地势原因,几个灾害发生地附近植被都非常好,但地势过于陡峭。经过勘测,发生泥石流的几个地点坡度普遍超过35度。理论上超过25度的地势即是泥石流的高发区。
李云留称罕见的连续强降雨是发生此次泥石流的直接原因。近一段时间,云南全省多个区域普降大到暴雨,特别是11月1日至2日楚雄境内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秋季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全州平均降雨138毫米,其中楚雄市降雨量达到182毫米。
他指出,灾害发生地周围山体风化层较薄,植被根系浅,雨水下渗到土与岩石之间,软化土体,增加了表层泥土的重量,最终形成泥石流。
李云留称,现在灾区所在的安置点位于山脊之上,两侧坡度小于20度,山体稳定,基本不会发生滑坡现象。李云留同时对灾后重建的选址工作表达出几分担忧。“村寨处于滑坡下侧,只要发生泥石流就将是灾难性的后果,但如果将新址选在山顶上,那村民取水难度就增大,同时距庄稼地很远,给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而在这种地质条件的山上修一条公路,又不现实。”
李云留称,目前灾区仍在持续降雨,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受灾民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同时密切注意灾区雨情及地质变化,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刘子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