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高风 季明 蔡玉高)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大会,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增添新的注解。
2007年两会在公开透明方面创造了多个“第一次”:首次允许境外记者直接联系采访代表;首次对外公布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首次公布统一发放的各代表团新闻联络员电话号码;首次网络直播代表团团组审议;首次向境外媒体开放代表团新闻发布会……
“公开、透明,既是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保障,更是对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最好的监督。”全国人大代表罗益锋说。
在更为公开透明的环境之下,全国人大代表们的议政氛围也正在发生改变。全国人大代表郭新志说,“无论你担任什么职务,但在这里却只有一个身份——人大代表。只要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进言,什么意见都可以在会议上提。”
信息化,正在改变中国人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渠道。这一点,在本次两会上充分得到体现。继前些年个别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在互联网上公开征集对议案和提案的意见建议后,今年在会前通过互联网调查民意已经成为有组织的集体行为。
去年年底,来自温州的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集体“开博”,通过博客的形式向市民征集议案,回答网友问题,其中3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博客浏览量已经超过1300多次,意见和建议多达73条。
2月28日,一条题为“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向社会征求议案和建议的倡议”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短短3天内阅读近5千人次,网友跟帖达7页之多,还有网友发表“给洪可柱代表的公开信”,希望能将自己的建议捎到两会上。
“现在的代表委员一到晚上就很忙,很多人都要写两会博客,还有的要举行网络访谈,与网民直接在线交流。”全国人大代表彭镇秋说,“代表委员与群众的关系,已从完全隔绝发展到单向交流,直至今天的双向互动,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开辟了新的实现路径。”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左)在为来自解放军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柳签名。 新华社记者刘云伶摄
申纪兰,迄今中国唯一一位参加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人问申纪兰,能连续当十届当选人大代表,你靠的是什么?她说:“说老实话,要不是人民信任我,要不是有这么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这个普通农民怎么能当这么多届人民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