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上海探索低碳之路
世博会成低碳典范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对上海滨岸土地作过详细调查:除农业与旅游外,对滩涂最大的入侵是现代工业。上海滨岸带共集中了包括宝山工业区、吴淞工业区、高桥工业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山卫工业区等13个工业区。而1999年投入使用的浦东国际机场,就一次性围垦了8.6平方公里的滩涂湿地。
碳吸收“亏空”三分之一
“长江口湿地有30万公顷”,陆健健告诉记者,“如果湿地资源处于健康状态,完全可以吸收上海的工业排放,达到碳平衡”,陆健健说,但现在,上海的潮间带高滩湿地只有10余平方公里。目前上海地区碳吸收约“亏空”三分之一。这就要求上海加强保护自然湿地,增加湿地面积,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
这座未来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城市,已经开始低碳努力。从2000年开始,上海推出世博环境保护新政,如90号柴油退出上海市场等措施降低碳排放量。
明年举办的世博会,成为上海市政府宣传低碳的一个窗口:世博展馆都是低碳模式的典范,主题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建筑,中国馆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发出了“绿色出行看世博”的倡议:国内、外长途参观者,若要乘坐飞机,建议直接或间接购买碳信用额度,抵消因飞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长三角周边的中短途参观者,建议优先选择火车、轮船和长途客车;若周边地区参观者需要自驾车出行,建议采用停车换乘方式……总之,尽量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二氧化碳排放没增加
政府的努力似乎初见成效,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碳通量监测设备数据显示,3年来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增加,陆健健分析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也不排除可能是二氧化碳扩散速度过快,大气中常规的碳容量没有显示增加,“总之,低碳之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