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中国土地调控经济行政“两手抓” 保障土地资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土地调控的重点,房产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财税费经济杠杆、行政管理两种手段,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国土地管理的逻辑思路已经非常清晰。 中新社发 黄正胜 摄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房产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财税费经济杠杆、行政管理两种手段,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国土地管理的逻辑思路已经非常清晰。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土地调控的重点,房产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财税费经济杠杆、行政管理两种手段,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国土地管理的逻辑思路已经非常清晰。这不仅决定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还事关其他财税金融调控政策能否落实,以及整个社会的分配公平。

引导资本流向

“耕地易被收益比较高的产业占用。所以必须强化耕地管理。”土地问题专家、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说。王小映认为,如果中国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被突破,其结果将出现农业生产危机。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由于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的刚性,一时间将很难恢复生产,从而形成一连串危机——“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王小映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的工业用地“零地价”出让等问题,还会误导社会资本投资,造成资本流向不合理,加剧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并导致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因此,必须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使工业用地的价格基本反映区域投资成本。否则,容易滋生土地投机行为,以及造成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对此,首都经贸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土地专家张跃庆也赞同,“土地出让的不公平,其实质是公共资产流失,对全社会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经济行政“两手抓”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管理的具体目标明确后,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明确提出了“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落实土地督察制度”等非常具体的政策手段。

“可以归结为经济、行政‘两手抓’。”原土地管理局局长、现任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邹玉川说。他认为,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属于经济手段;土地督察制度属于行政手段。

“仅仅依靠土地行政管理控制土地使用是不行的,还必须靠经济杠杆去调控它。”邹玉川说。

张跃庆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财税政策是经济手段中的关键点,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本应给国家的收益,被开发商赚取。为此,要特别加强房地产在持有环节的税收。同时,“行政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张跃庆认为,土地督察制度恰恰弥补了经济手段的不足。

虽然中央政府各种调控政策日趋完善,但是政策能否落实仍是一个问题。张跃庆认为,由于某些时候中国目前中央和地方在土地利用上的利益不一致,因此,通过建立土地督察制度,才能保障地方政府落实政策。(于祥明)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国土官员:珍贵有限的海南土地资源如何开发?
中国土地资源真的紧张吗? 看中国的"伪城市化"
江西:外资大量涌入已导致土地资源供应紧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