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管道。但是,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经贸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有关方针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排名中,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第32位不断上升,近3年来一直稳居第3位,成为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国。
从贸易结构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占有较大的比重,进口则以机械设备和工业制成品为主。由于受国内供给能力和国际市场容量两方面的制约,这样一种出口商品结构很难实现出口的持续增长。为了优化出口结构,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工业制成品优先的出口产业政策。“七五”至“十五”期间,我国的出口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工业制成品中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轻工和纺织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以及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提高总体竞争力的产品(如船舶、成套设备)等,在一定时期都给予了出口优惠政策。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改革开放初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据海关统计,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4.8%,工业制成品占45.2%;1985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已近平分秋色,分别为50.5%和49.5%(其中机电产品占6.1%);到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变为25.6%和74.4%(机电占17.9%),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
进入新世纪以来,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10.2%和89.8%(机电占42.3%),2006年这一比重已变为5.5%和94.5%(机电占56.7%),而且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29%。
增强出口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产品的质量。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扩大出口时指出:“工业生产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生产,中心是提高质量,把质量摆第一位。……要立些法,要有一套质量检验标准,而且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严格执行。这一关把住了,可以减少很多弊端,卡住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13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 版。)“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 版。)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90年代,我国明确提出了“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提出了“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思路和要求,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许可、开征或提高出口税、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等。这既是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效益与速度关系的必然选择。
五、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除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外,还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境外投资、接受外来的经济技术援助以及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等多种形式。这里所讲的对外经济合作,主要包括对外对外援助、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这些形式对推动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总结了长期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对援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合理调整和改革,援助方式更加灵活,援助项目更加务实,包括提高了成套项目和技术援助比重,积极推行经援项目承包责任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先后对数百个建成项目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代管经营、租赁经营、合资经营等,使援助项目的经济效益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1995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对援外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了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的有机结合。对生产性的援外项目,争取走双方企业合营的路子,如利用援助款项举办合资合作企业,带动商品、技术出口、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对于受援国政府将贷款转贷给私人经营建设的项目,争取由我国公司进行工程承包。它标志着我国援外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共向11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9月还宣布,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并通过双边渠道,在今后两年内免除或以其他处理方式消除所有同我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2004年底前对华到期未还的全部无息和低息政府贷款;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医疗援助,并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
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国民经济门类比较齐全,拥有雄厚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力量。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从事这项业务的企业已达上千家。经营主体逐步由流通领域的窗口型公司转向生产领域的实体公司,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2006年,国际经济合作营业额达356.9亿美元,其中,承包工程299.9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53.7亿美元,设计咨询3.3亿美元。截止2006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1658亿美元和410美元,年末在外劳务人员382万人,其中仅2006年末在外人员就有67万多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2008'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