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07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07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06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06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与三季度预测分析报告
2006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导读: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较快,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贸易顺差规模增长依然过快,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随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预计四季度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在高位增长基础上略微回落,外贸出口增速和外贸顺差增幅将明显回落;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消费价格上涨的势头将有所放缓。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继续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较快,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贸易顺差规模增长依然过快,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随着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预计2007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消费价格上涨的势头将有所放缓。为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
三季度通胀压力加大 经济过热趋向得到抑制 收入增加
1、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向得到初步抑制,增长结构有所优化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11.1%,二季度经济增长骤然加快,增速迅速提高为11.9%,明显高于近10年来同期增速的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9.7%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由过快向过热转变的趋势较为明显。进入三季度,国家通过连连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取消了248种产品的出口优惠等等,在政策调控的引导下,经济增速平稳回落,三季度经济增长11.5%,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经济过热增长的苗头有所抑制。
2、消费增速逐季走高,消费与投资增长更趋协调
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高增长、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和消费环境日趋改善等有利因素推动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本轮经济周期以来最强劲的增长势头,增速逐季走高。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9%,二季度增长15.6%,三季度增长16.8%。1-9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该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高速度。
3、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工业速度和效益共同改善
在宏观政策调控下,1-9月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增幅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78247亿元,同比增长26.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投资增速呈现东部发达地区低、中西部发展地区高的良好特征。前三季度中部地区投资增速36.2%,快于东部14.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速29.6%,快于东部8.2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的快慢与下一轮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倾斜的扶持下,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有利于下一阶段国民经济的梯度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4、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今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得到了较多实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收入的增长将极大地促进农民消费的扩大。
城市居民公务员涨工资资金到位、各省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补贴标准提高等等收入分配向低收入倾斜的政策,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就业人数增长,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也促使居民收入增长。截至9月末,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920万人,已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9月末,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8万人。今年证券市场的持续上涨行情也促使居民投资收益迅速增长,成为居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全文
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较重 高耗能投资及生产增速反弹
当前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1.贸易顺差增长仍然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较为严重
三季度我国外贸顺差的增速仍然在50%以上,是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再者,根据目前外汇储备增长情况,资本项目下仍然有大量盈余。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大规模“双顺差”使得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较为严重。
2.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流动性过剩状况仍然比较突出
从目前形势看,单纯的货币政策难以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需要财政、外汇等其它政策的配合,效果才能更为显著。从财政存款与货币供应的关系来看,如果将财政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考察M3的变化,可以看出,9月末M3的同比增长率为19.5%,比M2的增长率还要高出1个百分点。
3.高耗能行业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双双反弹,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从出口看,高耗能产品增速仍然较快。前三季度,钢材出口额增长1倍多,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额增长48.0%。
受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拉动,9月份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品增速多数出现反弹势头。与8月份相比,9月份铝材增长47.1%,加快10个百分点;电解铝增长37.1%,加快5.1个百分点;铜材增长26.3%,加快3.1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增长25.3%,加快6.4个百分点;粗钢增长17.5%,加快3.9个百分点;纯碱增长16.4%,加快8个百分点;乙烯增长14.8%,加快7.3个百分点;平板玻璃增长14.3%,加快4.6个百分点。
4.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高
上半年涨幅呈现下降走势的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先后在7、8月份止跌反弹,如果上游产品涨价向下游传导,不利于整体物价的稳定。
5.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以来住房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一是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中还存在着居民多套住房的需求,自然地把需求又有所放大。二是住宅的供应相对偏紧,还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低价位的中小户型住房所占比例还偏低。三是土地开发建设成本提高。全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交易价格上涨较快,1-3季度累计平均上涨12.8%,一季度上涨9.8%,二季度上涨13.5%,三季度上涨15%。另外,建筑材料价格也在上涨,人工成本、机械使用费的上涨都形成了对房价上涨的推动。四是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对住房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存在着以投资的形式购买住房的需求,也形成了对价格的推动。 >>>>>全文
四季度经济预测: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提高
1.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四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将保持较高增长。根据居民收入、物价、利率等因素综合分析,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全年实际增长12.8%,高于去年0.2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将在高位增长基础上略微回落
四季度投资增速将在高位基础上略微回落。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3.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外贸顺差增幅将明显回落
总体上看四季度进口额增速可能会因石油等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而略有提高,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初步估计,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长22.5%,进口增长20.6%,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874亿美元,同比增长速度下降到30%以下,贸易顺差的增幅比三季度下降约30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我国出口增长25.8%,进口增长19.5%,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2730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将近1000亿美元,
4.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较三季度小幅回落,但比2006年有所提高
四季度社会总需求扩张的总体步伐将有所放慢,对国内产出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在需求放缓的影响下,工业生产增速将有所放慢,预计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由前三季度的18.5%回落到18.2%左右;预计四季度第二产业增长13.2%,较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左右;受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引导,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将会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农业生产增长将会有所加快,预计四季度第一产业增长4.5%,较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基本保持前三季度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增长11%;综合三个大产业增长情况,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1.2%,较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长11.4%,较前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但比2006年提高0.3个百分点。
5.消费价格涨幅较三季度小幅回落,但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有所提高
考虑到去年四季度物价基数较高,今年翘尾因素较小,预计四季度消费价格将出现高位下降的态势。同比涨幅下降到5.9%左右,较三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左右。
四季度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将略有提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3.8%左右,约比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为2.8%左右,约比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全文
建议当前应大力压缩财政赤字 防止通货膨胀长期化
1.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大力压缩财政赤字
在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超收的情况下,四季度应该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尤其是要刹住年底突击乱花钱的歪风,尽力做到少超支,以便尽可能压缩财政赤字,为在2008年或200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创造条件。这样一来也可减缓国内需求扩张的步伐,为防止经济从偏热向过热转化助力。
2.密切监测价格走势,防止通货膨胀的长期化
2007年肉禽蛋价格成为带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因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内由于粮食持续上涨,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应做好价格监测工作,防止其它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包括食品中的水产品和奶制品,由于这些产品前期价格上涨幅度较小,牛奶价格一度出现下降的情况,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宰杀奶牛的现象,考虑到粮食涨价和牛奶价格自身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控,这些产品价格在2008年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接替肉禽蛋价格成为带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价格较快上涨的走势,目前价格上涨的态势有可能进一步强化通货膨胀预期,使得通货膨胀的长期化。
3.综合运用税收和价格等经济手段,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当前,应综合运用税收和价格等经济手段,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应加快资源税改革的实施步伐,不应因担心资源税改革措施的推出会推动价格的上涨而推迟,应该认识到资源税改革的主要作用是调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状况,
同时,应该加快资源价格改革和调整的力度,在调整成品油价格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成品油与电、汽、天然气等价格的比例关系,避免因成品油单方面调价造成其它产品供应的紧张。
4.继续加大普通住宅的土地供应,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
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调高土地闲置费标准,对囤积土地的开发商征收惩罚性土地闲置费,通过经济杠杆压缩其囤地空间,加快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速度。二是严格贯彻无偿收回闲置土地使用权这一处置措施,做到执法必严。另外,还可以探讨建立土地闲置超过一定规模和期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机制。
07年四季度和08年一季度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季度分析课题组
组长:范剑平 副组长 祝宝良
成员:王远鸿 张永军 牛犁 祁京梅 闫敏 伞锋 李若愚 徐平生
执笔:张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