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共产党章程》 秘书处负责人答问 历次制定及修正简况 -中国最后一位“王爷”:好日子从改革开放后开始 -中国拟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以云南为枢纽 -沪深两市暴跌 板块全线走软 中石油A股发行价每股15-16.7元 -12万以上个税政策下月出台 炒股收入申报个税明年1月1日启动 -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时间表公布 全程4万余公里创纪录 附路线表 -9月金融市场数据:股市交易量略减 3季度107只基金净收益749.08亿 -交通安全法:机动车无责撞人最多赔10% 严防行政机关限人身自由 -"人造太阳"计划实施 中国等7国参与研发 航天产业链逐渐成型 -京沪高铁公司年内挂牌 预测票价600到700元 三大银行有意入股
各方专家论宏观经济:CPI开始回落了吗?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究竟如何?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用一组数字给出了答案,先看看我们的记者殷莉从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回的报道。

  上午九点五十分,离今天的发布会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里已经架满了摄像机。国内外80多家媒体的120多名记者早已聚集在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上午十点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准时出现在主席台上。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下面我首先介绍一下前三季度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成效正在显现。”

  李晓超介绍到,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7%。 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期加快1.3%。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在高位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李晓超:“加强和改善了宏观调控,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得以缓解,今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数已比二季度回落了0.4个百分点,进入九月份,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了比上个月回落的局面。”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同比上涨4.1%。从分类来看,上涨较快的仍然是食品价格,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9.1%,蛋上涨26.2%,粮食上涨6.3%,不过在食品中,鲜果的价格还下降了3.3%,而其它如交通、通信、娱乐教育、衣着等商品的价格同比也有所回落,对于大家都很关心的第四季度价格走势,李晓超表示仍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李晓超:“主要是基础并不牢,特别是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其他要素成本上升,国内市场原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所以未来我们整个的居民消费价格还存在着一定的压力。”

  曹凤岐:现在还是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从李晓超的回答里,不难发现,现在影响物价走势的因素比较复杂,而在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这些数字当中,有三个数字吸引我们的注意:前三季度GDP的增长速度达到11.5%;九月份的CPI增幅为6.2%;今年前九个月CPI平均增幅达到4.1%。从这三个关键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的体温是否正常呢?我们再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记者:“9月份的CPI同比上升6.2%,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0.3%这个数字,给我们透露了什么样一个信息呢?”

  曹凤岐:“下降了0.3%呢,总体上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我们鼓励这个生猪的生产;另外我们还这个给一些个优惠政策对农民我们也是采取了一些个措施,鼓励粮食的生产各方面。所以说呢,应该说还是这一块,这个有所控制。”

  记者:“我们知道在经济学界有一个数字3%,CPI在3%以下运行属于正常,超过3%属于一个警戒线,那么现在6.2%,远远超过了3%,那么是否说明我们依然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

  曹凤岐:“还够不上比较全面的通货膨胀,因为这次的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猪肉、食品、粮食,那么其他的有些个生活资料呢并没有上涨得很大,所以说呢,应该是结构性的。”

  记者:“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4.1%,就是比1到8月相提高了0.2%。”

  曹凤岐:“那么这个数字,实际上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整体上9月份还是累计上涨的,那么这一块,证明我们的控制并不是太到位,整个的我们的储蓄存款的利率还是负利率啊,所以这就会引起很多的一些个问题,那么这一点说明什么呢,我们控制物价方面,我们还要多下一些个功夫。”

  记者:“在公布的经济一些数据说,说三季度的GDP同比上涨是11.5%,和二季度的相比的11.9%相比是出现了下滑。”

  曹凤岐:“我认为还是一件好事,那就证明经济更加逐渐平稳的发展,现在这个国民经济总体上来说还是运行比较良好的,但是应该说反映在货币的问题上,我们的投放还显得比较多,另外我们的投资也这个,也应该显得比较过旺,然后物价又出现问题,所以现在,还是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李扬:要想更有效的稳定物价,要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

  刚才专家给我们解读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其实,最关注这些数字的,除了经济学家,还有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央行加息的主要考虑因素,我们也发现,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五次加息几乎都在公布CPI数据后不久进行,可是尽管这样,但我们看到最近几个月CPI的增幅还是一直居高不下,那央行的加息真的能起到给经济降温的作用吗?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为了抑制CPI上升过快带来的影响,央行今年已经五次加息,那么这几次加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在建设银行北京某营业部,记者见到了贷款买房的市民李先生。

  市民李先生:“我现在一个月要还3100左右。”

  记者:“觉得有负担吗?”

  市民李先生:“当然有负担了,基本上是一半开销,基本上都拿去还贷款了。”

  李先生表示,由于加息频繁,自己偿还房贷的压力有所增大。

  市民李先生:“利息要是涨的话,确实对我们这一块还是构成挺大的压力的,因为今年大概已经涨了五次利息吧,明年的话我估计可能要至少10%以上的一个增幅,增加10%,我猜啊,我估计可能3300每月去了。”

  加息原本是为了降低CPI上涨带来的影响,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购房者的负担,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这样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经济问题复杂就复杂在这里,它就总是一块硬币两面,你得均衡,当你考虑到房价的时候,要采取这些措施,当考虑到你是一个贷款购买者的时候,你恐怕希望利率下降,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是个双刃剑。”

  加息对于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市民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市民陈大妈前年拿出家里存款的20%购买了基金,她告诉记者,自己投资非常谨慎,随着央行不断加息,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她还打算从基金中抽出一部分钱。

  股民陈大妈:“为什么买股票买点基金呢,主要以前利息低,银行存款利息低,另外的话,利息税还要收20%,现在减了,只收5%了,这就挺好了,利息也升高了,这就挺好,所以以后我还是准备买国库券,还是准备存款,省心啊,没风险啊。”

  但也有一些市民表示,虽然年内已经多次加息,并且有再度加息的可能,但并没有考虑放弃股票和基金的投资。

  市民:“就是现在的情况的话,虽然大盘点位有点高,但不管加息怎么加,它也比不上,对于基金来讲的话,它也比不上基金的收益。”

  针对这种状况,李扬表示,面对CPI较高和投资过热,加息的作用是有限的。

  李扬:“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个利率政策指向的那个利率是一个管制利率,管制利率,管制的含义就是说它并不必然代表市场的供求,第二个其实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利率是管制利率,所以利率的走势,或者说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和它货币供应的操作不一致。”

  李扬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利率和货币供应操作的不一致,造成了加息的效果至今没有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李扬:“就是说在一个机制上说,加息要起作用,要以货币供应量减少为前提,现在我们这边在加息,那边货币供应量还在增加的话,这个肯定就弱化了加息的作用。”

  李扬告诉记者,要想更有效的稳定物价,抑制投资过热,除了加息之外,还要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

  李扬:“平均数掩盖了太多的差异,从特性上来说,货币政策是它优于解决总量问题,因为比如说利率一加了,它并没有考虑承受这个利率的人是个下岗工人,还是一个百万富翁,它没法去识别这个东西,因此它有一刀切这种效果,但是它是管总量的,那么在这个总量的这个基础之上,很多差异的问题那需要其他政策来解决,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那么特别存款 发样票这些措施都可能会再采取。”

  除此之外,李扬还认为,个人投资者应该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状况,不断调整投资策略,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李扬:“十七大提出了增加居民的财产收入的这样一个目标,那么普通百姓也应当充分地理解中央这样一个战略部署,就是大家应当在各方面做比较,然后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

  王松奇:未来的发展趋势,食品类消费价格仍然是不容乐观

  刚才我们了解了央行加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今年我们看到,政府在宏观调控上,频频打出组合拳,连续五次加息、五次发行央行定向票据、八次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在经济数据上,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像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幅11.5%,与前二季度的11.9相比,减少了0.4个百分点,同时9月份6.2%的CPI增幅,也比8月份的6.5%下降了0.3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与CPI增速双双小幅回落,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走稳的迹象了呢?

  记者:“你觉得食品的价格近期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市民:“觉得价格比以前高点。”

  市民:“原来买的雪花粉才30元一袋,现在涨到40元了。”

  记者:“价格在近期有没有回落的感觉?”

  市民:“有一点降下来了,但还不是很明显,这个降价的幅度并不大。”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虽然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与前期相比有所回落,但是,体现在主导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食品类产品价格上,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不少消费者反而更加担心,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的回落只是昙花一现,那么,对于第四季度的消费价格指数,还会不会继续攀升呢?我们采访了多年研究消费价格指数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教授王松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教授王松奇:“我觉得消费物价指数上涨,这个形势不太乐观,为什么呢,因为从这一轮消费物价指数上涨情况看,第一是全球性现象,第二它是一种由供给引起的现象,第三与成本推动有关,它是一个长期性的,全世界各个国家从今年开始,普遍出现消费物价指数上涨,而且它的核心特点就是食品类价格上涨。”

  根据往年的惯例,第四季度往往是消费价格指数的敏感期,对未来两个月的物价上涨的不确定性,很多消费者仍然感到心里压力很大。

  记者:“压力大不大?”

  消费者:“怎么说呢,要说压力一点没有是瞎话。就是说也能承受得了。”

  消费者:“影响肯定有影响。”

  记者:“担心吗?”

  消费者:“担心倒不担心,大家都水涨船高吧。”

  记者:“第四季度它创新高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王松奇:“应该说比较大,第四季度它有过年因素,有过年因素它就会出现,明显的需求拉升的现象。”

  记者:“会不会超出咱们预期预测的范围?”

  王松奇:“那是肯定要超出的,原来我们决策层都把消费物价指数控制目标定在3%,今年呢,看来至少要4.5%,我估计就是超出原来预想,预定控制目标的50%。”

  在今年高达6.5%的消费价格指数中,90%是食品类价格上涨的指数。刚从东北调查完粮食价格回来的王松奇教授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食品类消费价格仍然是不容乐观。

  王松奇:“玉米大幅减产,因为干旱,今年整个玉米挂浆期都没有雨,所以明年中国的玉米价格和其它猪饲料,生猪饲料的价格会出现,我个人认为会出现大幅上涨,所以整个看,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长期趋势。”

  记者:“目前这个消费物价指数离通货膨胀距离究竟有多远?”

  王松奇:“按照经济学定义,只要是消费物价出现持续的普遍的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但是这个通货膨胀关键看这个社会的承受力我们能不能承受,我们的宏观经济连续三年超过10%增速,第二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远远大于消费物价指数上涨速度,所以我们这个社会还是能够承受,这个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但是这样说不是不控制,我们政府还要采取积极措施,出台一些有利于改善供给的政策,能够有效抑制需求,过度扩张的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今年国家通过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5次加息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那么,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会不会再继续推出?

  王松奇:“中央银行还存在加息的可能性。”

  半小时观察:我们有理由关注宏观经济

  GDP、CPI这些抽象的宏观经济数字,距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很远,但与我们又息息相关。打个比方,这GDP就像一个大水库,虽然我们看不见,可打开自家水龙头,里面流出的每一滴水,如果追根溯源,还都是从这个大水库里出来的。而CPI更像是一个检测水质的标准,CPI太高了,我们接到的水上面就会浮着一层泡沫。

  我们既是GDP 的创造者,也是GDP的分享者,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这个关系上,我们当然希望GDP越大越好。但如果水龙头里流出的是泛着泡沫的水,不仅会影响份量,更会影响水的味道。我们关心GDP和CPI,就是希望各家各户分到的水能又多又好。道理虽简单,但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并不简单。

 

来源: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图片新闻:
中国首位探月使者"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创航天史上7项第一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