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成品油价提高 受益个股全扫描(附股) 地产金融及钢铁领跑4季度 -9省市GDP超万亿 辽宁四川跻身 四川望提前6年人均GDP翻两番 -财政部拟改革中西部地方财政体制 取消6项行政审批项目(名单) -发改委决定成品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 -中国公布淘汰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时间表 深圳绿色信贷叫停1.1亿 -嫦娥一号31日第四次变轨 踏上奔月行程 创航天器飞行测控新纪录 -解密明年最赚钱的股票 中石油申购中签号码一览 收益率望冲新高 -国土部明确付清全部出让金才发土地使用证 严禁高校卖地还债  -京沪高铁股东初定 铁道部工行建行等参股 1100亿资金蜂拥而至 -《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起施行 答问 贪腐者以"干股"名义腐败
2007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1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四、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调整

  (一)国际经济形势

  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受房地产市场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一季度实际GDP 增长仅为0.6%,二季度回升至3.4%;欧元区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一季度实际GDP增长为3.1%;日本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一季度实际GDP增长为2.6%。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强劲,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

  全球贸易总量增速放缓,贸易不平衡的格局有所变化。据IMF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速7%,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美国上半年贸易逆差及其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三月份出口创历史新高;日本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上半年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增加57%;随着石油价格上涨,石油出口国贸易顺差增大,在全球贸易不平衡中的作用加强。

  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有限。受需求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振荡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6月末收于70.68美元/桶,较年初上涨21.2%。同时,工业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迅速,标普高盛全球工业金属价格指数6月末接近历史高位。由于经济增长、就业等因素综合作用,高企的能源价格对核心通胀水平影响有限。6月份美国、欧元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分别上升2.7%、1.9%,日本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2%。

  各国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差异主导外汇市场波动。上半年,美联储继续保持基准利率5.25%不变;欧洲央行两次提升基准利率各25个基本点至4%;日本央行提升基准利率25个基本点至0.5%。受美国经济周期性放缓、结构性赤字问题等因素影响,美元继续贬值趋势,6月实际有效汇率较年初下降8.1%。在欧元区经济增长较快、股市繁荣、央行加息等因素作用下,欧元上半年走强。由于利差交易重新盛行,日元贬值,对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均创近年新低。

  全球资本流动增长,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活跃。近年来,全球流动性充裕;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强劲,资本管制和汇率限制有所放松。在此背景下,资本跨境流动持续增长,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和流出都更为活跃。根据IMF数据,2006年新兴市场外部融资达到4835亿美元,较2005年上升约20%,其中亚洲约占融资总额的40%。由于私人和官方部门对外投资增加,2006年新兴市场资本净流入较2005年略有下降。

  综观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全球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要求我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全球资本流动活跃的形势下,我国需要趋利避害,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要防范资本流动冲击、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二)国内经济形势

  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GDP增长11.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GDP增长11.9%,创1995年来之最。农业继续得到巩固,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幅10.6%,与第二产业增速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从GDP构成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上升。统计显示,消费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61.2%下降到2006年的50%,同期净出口占GDP的比重由2.6%上升到7.3%。2006年,净出口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8.4%,较2004年提高13.8个百分点。鉴于今年上半年进出口顺差增幅明显,估计外需对上半年GDP贡献率会进一步上升。

  居民收入和消费明显提高。受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以及完善教育、医疗和住房制度等措施逐步落实的影响,上半年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农村实际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居民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为1997年以来同期最高。这有利于改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从长远看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所放缓。随着国家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特别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扩张和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投资的产业分布趋向合理。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5%,高出第二产业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6%,与第二产业增速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2.4个百分点。但短期来看,一方面,由于国内基础设施、服务业等行业进口需求相对较小,对增加进口的作用不大,表现为进口与投资增长的相关性弱化。另一方面,采矿业、塑料制品业,以及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等13个行业(占全部第二产业的32%)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第一、三产业,其中水生产和供应业、非黑色金属采矿业投资增长分别达101%和78%,带动制造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张,支持了出口高速增长。出口增长较快、进口增速放缓,令当前我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张。

  企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继续提高。前6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6%,增收6112亿元。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和保留收益较高,加上国有企业很少分红派息和民营企业依赖保留收益用于日常经营和扩大投资,导致企业储蓄大幅上升。财政增收有利于为下一步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但由于我国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相对较慢,导致政府储蓄也上升。在国家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情况下,企业和政府储蓄增加进一步扩大了储蓄与投资缺口,可能加剧经常项目收支失衡。

  货币信贷投放增长较快。面对外汇储备较快增长带来的外汇占款投放增多,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回收流动性的同时,先后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高外币存款基准利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但国内流动性偏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截至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但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9%,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7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80%。6月末,金融机构定期存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58%,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的实际利率仍为负数;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同比只减少0.0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和资产价格涨幅扩大。上半年,受粮食、肉类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3.2%,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达到8.6%,远高于其他项目涨幅。虽然国内通货膨胀呈现一定结构性特征,但需防范价格传导和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的潜在风险。在资金比较宽裕的环境下,国内资产价格上涨较快。前6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A股综合指数上涨43%,6月末,沪市A股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分别达到43倍和29倍,远高于同类型国家平均水平。今年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3%。其中有三成的城市房价上涨超过平均水平,深圳已连续17个月同比增幅超10%。总体来看,国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国内金融市场的集中反映,资产增值已超过本外币利差和汇率升值成为吸引外汇资金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未来形势逆转,这些资金又可能大量集中流出,加剧国际收支运行的风险。

  涉外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顺差1125.3亿美元,增长84%。货物贸易顺差已成为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主要来源。国际收支口径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同比增长54%。

  (三)国家涉外经济政策调整

  2007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政策调整力度,综合采取外贸、产业、财政、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和投资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从较快转向过热,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受体制性、结构性等因素影响,相关政策调整充分发挥作用尚需时日。

  促进贸易平衡的相关政策调整。上半年,国家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鼓励和扩大进口:一是有保有压,先后两次大幅调整出口退税,降低或取消钢材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6月份的调整涉及2831种产品,占海关关税商品的37%。二是对钢材等金属产品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对80多种钢铁产品开征5~10%的出口关税。三是降低或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部分零部件关税。6月份,209个税目的进口产品税率下调了1%-15%。四是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进口信贷优惠等手段,鼓励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和关键部件,支持国内企业与国外合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设备。五是简化进口手续,取消天然气、钢材、钢坯等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六是鼓励企业利用双边优惠贸易安排扩大进口,支持从与我国有区域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进口。七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外汇管理和商务部门取消有关外贸企业出口收汇考核制度。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调整。一是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更多"两高一资"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禁止目录增列那些取消出口退税率的商品。二是加强信贷管理、严格环保评估、提高准入门槛,实行"区域限批"等,限制一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上马。三是从7月起,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明确要求金融机构配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加强和改进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支持。从长期来看,上述政策措施有利于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改善投资结构,抑制投资粗放增长。四是针对房地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有所上升的情况,商务、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和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的审批和监管,从严控制外商投资高档房地产及投资并购境内房地产企业,严格限制外资房地产企业借用外债。五是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企业从事农、林、渔业等对外直接投资,在前期费用、设计咨询和境外高技术研发、项目贷款贴息等给予资助或优惠利率。六是完善境外投资的联合年检和综合绩效评价制度,规范和加强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监测。

  活跃证券投资的相关政策调整。一是继续完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放宽商业银行境外投资品种,允许信托公司开展QDII业务,加大对资金流出的政策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累计批准各类QDII额度205亿美元,实际资金流出72.9亿美元。二是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筹集人民币资金的限制,上半年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引导海外人民币资金有序回流,减少外汇资金流入。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外汇局: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五大特点
国际收支变动牵动我国金融大局
国际收支失衡难明显缓解 人民币升值步伐将加快
外管局:高度重视国际收支顺差不平衡 检查十余外汇收支活跃省市
外汇管理局: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
外管局:平衡国际收支成四大调控目标最突出问题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余额
外汇局:2007年要促流出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2005 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全文
《200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全文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国际储备较快增长
图片新闻:
中国新一代大运载火箭6-8年问世 产业化基地在天津奠基
甘肃斥资19亿修复敦煌生态 7000万元急救月牙泉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 2007中国禁毒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