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2006年9月3日,CCTV-4和CCTV-新闻台同时现场直播欧洲空间局宇航控制中心大屏幕展现的探月航天器“斯玛特-1”(SMART-1)自环月轨道向下滑翔,直至陨落并撞击月面山丘“善美湖”的全过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在《2007科学发展报告》发表了题为“欧洲航天器‘SMART-1’探月和撞月”的文章。文章分为‘SMART-1’的科考使命、高新与创新以及科考历程、值得借鉴和值得学习的‘SMART-1’四个部分。
欧洲空间局为“SMART-1”拟订的科学目标主要有三项。第一项为今日最受青睐的月球起源学说提供更有利的支持资料,或否定的证据。第二项任务是详细勘查月球南极地区的一些环形山和陨击坑,并用红外频谱仪搜索和寻找南极地区可能蕴藏的水冰,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月球创造有力前景。第三个使命是周密考察极区的‘光明峰’。该地位置的地势独特,常年受到阳光照射而日不落,日温差很小,乃是未来月面基地的最佳候选台址。
“SMART-1”采用新型推进装置——太阳能氙离子射流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既小巧、又轻巧,只重72千克,从而极大地降低了“SMART-1”的重量,并且其功效比通用的化学燃料高出10倍。此外,还首次实现了地月之间激光信息传输。
“SMART-1”在经过13个月长期飞翔,在2004年11月飞抵月球附近。到2006夏,绕月飞行了2000多圈后,支持科考运作的能源行将耗尽。欧洲空间局决定让“SMART-1”在指定时间、以最小的时速,在指定地点着陆,借以在空间和地基观测陨击月岩和月壤的动态过程和后果。于是就有了2006年9月3日“SMART-1”在世人众目睽睽下,以每秒2千米的速度在月面环形山‘善美湖’粉身碎骨的一幕。
最后,文章指出,欧洲空间局“SMART-1”的科学目标的创新性、探测装置的先进性、地基指控的有效运作都值得国际同行认真学习和借鉴。(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7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