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等突出问题,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目前这些调控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一些相关经济指标已开始回落,但是基础尚不牢固,仍需进一步巩固。
1、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
2006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16.94%,增速减缓,逐步回落到央行年初设定的16%的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17.48%,增速加快,不但远高于年初制定的14%的目标值,而且是自2005年2月以来23个月内首次超过M2增速。
四次发行央行票据,加强基础货币回笼力度,全年累计回笼资金56322.7亿元,比2005年增长57%。2006 年1~10月央行外汇储备各月增速均在30%左右,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公开市场的大力对冲,中国人民银行仍然实现了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除1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基础货币增速较快外,其余各月的基础货币同比增速均控制在了10%以内,人民银行利用公开市场进行冲销操作颇为有效。
图2-1:2006年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增速(%)
出处:田红勤,《2006 年货币政策回顾与2007年展望》,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债券研究》, 2007年1月4日
在流动性极度充裕的背景下,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试图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收缩的效应明显弱化。如下表所示,与2004年上调准备金率的效果相比,2006年央行三次上调准备金率对于M2增速的影响明显减弱,第一次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M2增速基本未发生变化;第二次、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M2增速仅下降0.5和0.3个百分点。而2004年4月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时,M2增速下降达1.6个百分点。
表2-1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收缩效应
政策执行时间
|
政策内容
|
M2增速变化
|
2004.04.25
|
上调法定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7.5%
|
下降1.6个百分点
|
2006.07.05
|
上调法定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8%
|
增速未变
|
2006.08.15
|
上调法定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8.5%
|
下降0.5个百分点
|
2006.11.15
|
上调法定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9%
|
下降0.3个百分点
|
出处:田红勤,《2006 年货币政策回顾与2007年展望》,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债券研究》, 2007年1月4日
2006年,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主要是受到股市暴涨的影响,银行储蓄出现分流;而人民币贷款新增3.18万亿元,超过2.5万亿的全年目标。
2006年人民币信贷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倾向:其一,总体贷款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中长期贷款增速依然很快,贷款结构出现长期化趋势,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远远大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2006年第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701亿元,同比少增1683亿元,而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4973亿元,是新增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7倍,同比增长2585亿元。其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市场份额先高后降。2006年前5个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均为50%左右,为此,下半年央行针对四大商业国有银行,采取了窗口指导、定向票据以及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影响较大。8月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538亿元,占比下降到28.7%;9月份增长了611亿元,占比进一步下降到27.7%。其三,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速仍然较快,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明显。6月底,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6%,比年初增加3952亿元,同比多增162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132亿元,同比多增1346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2个百分点。虽然随后中央加大了“管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的力度,但房地产贷款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图2-2: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
出处:崔红霞,《主要数据有所反弹,调控力度明年不会放松》,华泰证券宏观月度报告,2006年12月28日
图2-3:金融机构信贷增速(%)
出处:崔红霞,《主要数据有所反弹,调控力度明年不会放松》,华泰证券宏观月度报告,2006年12月28日
图2-4:存款差与贷存比变化走势图
出处:刘旭,《06年宏调效果显现,07年成果尚需巩固——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年度报告》,首创期货《宏观经济季报》,2006年12月25日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但总体水平依然偏高
2006年年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反弹,在6月份达到上半年最大增速31.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同比加快1.7%。自6月底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固定资产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以后,新增开工项目增长开始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高位回落情况。
2006年1~10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半年回落3.0个百分点,降至26.8%。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看,截至到10月底,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6%;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6%;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4.4%。从到位资金看,城镇投资到位资金77691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国内贷款增长27.7%,利用外资增长12.9%,自筹资金增长30.8%。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09870亿元,同比增长24%,同比增速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3472亿元,增长24.5%。在城镇投资中,中部地区增长33.1%,加快0.4个百分点,而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增长20.6%和25.9%,分别回落3.4和4.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固定投资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总量增长依然强劲,宏观调控成果仍需进一步巩固。
图2-5:2005年、200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单月增速
出处:刘朝晖,《经济降温但仍需紧缩以巩固调控成效》,广发证券《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1月
图2-6: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图
出处:刘旭,《06年宏调效果显现,07年成果尚需巩固——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年度报告》,首创期货《宏观经济季报》,2006年12月25日
3.2006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
2006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稳步落实。各地财政、税务、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实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一窗式征收,保证了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调整政策的落实。金融部门督促商业银行及时制订实施办法,落实新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监督检查力度。土地供应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闲置土地清理力度不断加大,北京、南京、广州、大连等一些城市积极开展了“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试点。
其次,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有了良好开端。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有276个城市(含地级以上城市101个)按期公布了住房建设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落实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工作开始启动。28个上报数据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出让土地的商品住房项目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比重占75%。
再次,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各地加强了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福州市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32个,处罚建设单位28家、施工单位68家;查处违规预售项目19个,清退定金3187万元。北京市开通网上投诉窗口,对投诉问题较多的141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巡查,对20家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了通报处理。
最后,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全国城镇房屋拆迁面积在2004、2005年同比分别下降13.59%、40%的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拆迁管理进一步加强,拆迁矛盾和纠纷明显减少。
此外,住房保障工作力度逐步加大。截至2006年9月底,已有26个省(区、市)将廉租住房制度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26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并实施了廉租住房制度。10个省(区、市)明确了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的具体比例。浙江、四川、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占商品住房的比重超过10%。[iv]
但是投资热、高房价等问题并没有在2006年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地区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6年的调控效果尚不尽如人意。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9382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同时,尽管2006年土地调控政策频出,但在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利益导向和市场过度投机的情况下,各地的执行力度各有不同,再加上政策的时滞效应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部分城市房价仍然出现不合理的上涨,给经济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加重了自住房购买人的负担。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上涨5.5%。2006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11月高出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北京、深圳仍然是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北京房价涨幅高达10.4%、深圳房价涨幅高达10.0%,这两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涨幅也分别达到10.3%、11.4%。分类别来看,仅2006年12月,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高档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分地区看,涨幅较大的主要城市包括:秦皇岛11.8%,北京10.4%,深圳10.0%,福州9.8%,厦门9.1%,成都8.5%和广州8.3%等。【摘自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2007中国改革评估报告》】【撰稿人:魏加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尚希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