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棚户区改造前后对照资料图片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这块曾经为新中国贡献出无限光热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家两代、三代甚至四代居住在低矮阴暗、危旧简陋的棚户区内。
他们中间有很多是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共和国建设事业的产业工人。
在新中国初期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先生产、后生活”是他们不悔的选择。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泥房、简易房,甚至部分日伪时期的劳工房,一直是他们赖以挡风遮雨的家。
他们是城市里最为贫困的群体。据曾以煤都著称的抚顺市调查统计,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70%以上属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平均每10户家庭中仅有1.34人在岗。
他们住的大部分是“头顶能望天”的危房简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在抚顺市棚户区中,平均400户吃一眼井水,700多户使用一个旱厕,绝大多数居民吃饭取暖靠烧煤。每当北方的严冬来临,他们的困苦更是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最需要关爱的群体。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辽宁省从1987年开始连续对棚户区进行改造。但由于受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当时主要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改造的棚户区都是地段较好、商业开发价值较高的地方,而大片的处于城市偏远地段的棚户区,仍然像城市伤疤一样存在着。到2004年底,全省尚有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1000多万平方米,居住35万户、120多万人。抚顺、本溪、阜新、朝阳北票等煤炭产区,棚户区总面积高达632万平方米,占全省总量的52%。仅抚顺就有各类棚户区81处,总面积318万平方米,居住着31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22.4%;从1978年到2005年,全市改造面积仅为70多万平方米,按照这个速度,完成全市31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至少需要80年!
确立一号民生工程,惠及百万人民群众
2004年,党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决策进入第二个年头,经历改革阵痛后的辽宁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棚户区改造再次被摆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这一年12月26日,刚刚上任12天的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深入到抚顺最偏远、最贫困的莫地沟棚户区进行调查研究。当时那里住着1146户居民,其中341户为低保户,521户为低保边缘困难户。棚户区居民樊国贤等人的室内温度都在零下20多度,屋内用麻袋片盖着的白菜已经冻成了冰疙瘩。79岁的王文章老人是全国煤炭系统有名的“技术状元”,在棚户区一住就是50年。看到这些为国家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的老工人还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苦熬,李克强热泪盈眶。他代表省委、省政府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
4天后,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将棚户区改造任务列为全省“一号民生工程”。2005年2月23日,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用两至三年时间基本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的任务。3月16日,实施方案出台,犹如一缕春风拂过万象更新的辽沈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