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丙阔是温州南京经济促进会副会长,来南京已经28年,经营着多家酒店,可依然拿着“暂住证”。“我们不少温州商人都没把户口迁来,但是,我们都为第二故乡的平安感到自豪。”
谢丙阔的身份是“流动人口”。在南京,他们还有一个名字:新市民。截至去年年底,南京累计登记流动人口已达247万,并且仍在以每年40万人的速度增长。他们当中,有谢丙阔这样的企业家,更多的是普通打工者。
然而,在一些城市抱怨流动人口带来治安问题的时候,南京却有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全市抓获外来刑事作案成员占全年抓获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42.9%。南京已连续5年保持这一比例低于45%,在全国流动人口超200万的城市里,这一比例是最低的。
流动人口的稳定,巩固了整座城市的平安。
实名登记,破除“匿名效应”
经济发达的南京,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也“吸引”了一些犯罪分子。南京公安曾有过名扬全国的“五站一港”治安品牌。在火车站、汽车站、南京港等交通站点,值守民警靠着“火眼金睛”,让无数犯罪分子在南京这“最后一站”结束了逃亡之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大量流动人口蜂拥进入城市,“五站一港”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对于流动人口与城市治安的关系,一位专家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进入陌生的城市时,如果处于匿名状态,也就是无人知道其身份,那么他放纵自己行为的内心约束力就会小得多。这就是“匿名效应”。
“要破除这种‘匿名效应’,就必须如实登记。”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曹存福说。“流动人口登记就像筛子一样,过滤了犯罪,也传递着信息:你在这座城市应当遵守城市的管理法规。”仅去年,南京就“筛”出了200多个这样的外地逃犯。“如果这些人留在南京,对于城市治安的影响,将是不可预料的。”
曹存福在工作中经常有三问——在安德门民工市场,面对打工者们为什么要办暂住证的疑问,曹存福说:“如果你身边住着一个小偷,而他并没有登记的话,你怕不怕?”
一家外企招聘时,企业不配合进行外地应聘人员的登记。曹存福说:“如果你招进一个正在潜逃的杀人犯,对企业的安危会带来多大隐患?”
一名北京的企业家不愿进行流动人口登记,曹存福说:“如果你要在南京考驾照、上车牌,前往边境地区,没有我们的登记,谁能证明你常住南京?”
“我们一直在向流动人口传达这样一种观念:登记不是歧视,而是一种认可:欢迎来到南京。”曹存福说。最终,他们都自愿办理了暂住证。
有案可查,有据可考。每年涌入南京城的流动人口,就这样被纳入了城市管理者的视线。一旦发生案件或遭受侵害,警方可以迅速查明其身份。
办理暂住证,只收一块钱
今年43岁的金小仙是红山街道的一名流动人口协管员,来自浙江的她,身份同样是流动人口。红山地区聚集了大量流动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的4倍。与金小仙一样,南京市还有3000名这样的流动人口协管员。他们大多是本市下岗失业人员,还有一些就是金小仙这样的流动人口。为此,政府每年要支出3000万元专项经费。
在南京,流动人口登记只收一块钱的暂住证工本费,暂住证收费问题,在国内一些城市曾经引发争议。但是,在南京却没有过这样的质疑。因为,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不需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而管理、服务产生的费用,完全由政府补贴。目前,南京已形成了完整的市、区、街、村四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
流动人口登记主要由警方负责。这些信息在进入警方治安防范数据库的同时,也进入了政府城市管理的数据库。在规划城市资源分配时,流动人口的分布与需求,都考虑在政府规划之中。每年的春节前夕,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还会提供一份特殊的路线图:哪里务工人员数量较多,需安排增加车次;地铁、公交、医院建设也都考虑了周边聚集流动人口的需求……
保障权益,从源头预防犯罪
“要减少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的负面影响,必须保障他们的权利,解决他们的困难。”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狄小华副教授说。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流动人口及其第二代犯罪,我市动用了众多部门的力量,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安心工作。
针对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我市建立了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解决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困难,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安居创业。去年,我市为2万名外来民工追回拖欠工资8000万元;接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6.8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8%。对一些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具备一定条件的流动人口,给予可以享受户籍准入、医保社保、子女就学等市民待遇。(作者:徐涛 朱晓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