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沪深总市值重上20万亿 家润多成IPO重启第三单 布局IPO受益股 -香港等5城市获许开办人民币结算业务 中国不会突然改变储备政策 -麦道夫获刑150年 诈骗金额超600亿 普京斗法俄富豪殃及中国商人 -皮尔卡丹将部分业务2亿欧元卖给中国公司 腾中购悍马进审批程序 -新农合报销新政出台 农民有望即时结算 北大医学部取消乙肝歧视 -重庆文科状元接到港大邀请 其父母被查处 31省市录取分数线一览 -李荣融:国企高管薪酬规定将公布 自曝税后月薪不到1万处长3000 -广铁:郴州相撞事故因进站列车刹车失灵 上海楼房倒塌系施工不当 -绵竹发生5.6级地震 成都震感强烈 尚无人员伤亡 通讯受到影响 -交强险两年半亏损37.4亿 不会"涨价"消化 基金半年业绩竟差6倍
首页>>发展观察
超级富豪生活成本跌4% “幸存者”迎黄金未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新网6月30日电 未受金融风暴打击的超级富豪们,财富不单未缩水,却反而更多。伦敦财富管理公司Stonehage专门计算所谓“财富净值超高家庭”的生活成本的指数指出,截至2009年4月为止的一年内,超级富豪生活成本指数下跌4%。但在此同时,其它英国市井小民的消费物价指数却上涨2%以上。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Stonehage有一个指数专门计算所谓“财富净值超高家庭”的生活成本。该指数涵盖的项目包括有钱人的各种“必要消费”,例如Beluga鱼子酱、在政商名流最常光顾的餐厅用餐、在英国皇家剧院的顶级包厢看戏,以及贵妇丰胸手术等。

报道说,刚刚过去的金融海啸,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部分超级富豪来说,因为资产的蒸发,而脱离“有钱人”的行列,难免要自怨自艾,但对于那些能够在过去动荡的一年中幸存下来的富豪们来说,黄金的未来是他们的,未受金融风暴打击的超级富豪,财富不单未缩水,却反而更多。

一个人算不算有钱,评断的标准不在他有多少钱,或拥有多少财产,而是在于其它人拥有多少。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如果你因为赚得钱比别人多,而变成有钱人,当然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可是,如果其它人都亏钱,只有你的财富没有缩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因为对于那些能够在一年的金融动荡中存活下来的富豪来说,有钱人主导的黄金年代才刚刚开始。为何这么说?理由很简单。因为所有可以彰显奢华生活方式的必备行头,现在都变得相对便宜了。而且,经过这次的金融风暴,真正的有钱人已经愈来愈少。因为,所谓的“有钱”,不是在于你有多少钱,而是你是不是比其它人有钱。

过去20年来,市场兴旺的景象不断出现,造就一批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而众人的财富似乎不断增值,使得那些真正有实力的有钱人难以一枝独秀,以伦敦为例。2007年以前,只要能在这个城市拥有一间房子,几乎就可以晋身百万富翁俱乐部。美国、爱尔兰、西班牙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百万富翁似乎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

但如今,这一切都不同了。中产阶级已经没落,且短期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房地产市场也许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直线坠落。可是,想要靠投资房地产赚大钱,可能要等好几年以后,因为资金的取得愈来愈难。此外,金融市场的景况已经不像过去十年那样,允许那些年轻小伙子动辄就能领到百万红利,赚得盘满钵满。未来十年,在这波风暴中存活下来的银行,都要懂得自我节制。

百万富翁的人数变少,存活下来的富豪就有了伸展的舞台。现在,他们不必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炫耀财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大可松一口气,尽情享受他们的财富。凡能在去年动荡一年中撑下去的超级富豪们,现在迎接的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年代。

Capgemini SA和美林的全球富豪追踪报告发现,去年全世界百万美元富豪人数减少15%,仅剩860万人,扭转前两年富豪人数持续增加的局面。而这些百万富豪的资产总值也缩水20%,剩下32.8万亿美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金融危机一年"消灭"150万富豪 富人逃离股市
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十强出炉 近半身价过千万
中国百万美元富翁36.4万 成第四大富人国
全球富豪人数缩减创最大降幅 中国挺进四强/投资变化
中国内地富豪人数超英国居世界第四 巴西第十/排名
全球富豪财富缩水两成 中国富豪数居第四
香港富豪投资路线:三成买楼 四成看淡股市再跌
中国最新10大身价上亿女富豪(组图)
图片新闻:
中国绘出全球首幅月球微波图像 助解宇宙起源(图)
新能源成四万亿首个项目 拉动内需4000亿(附受益股)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