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改变世界格局
2003年,一批中国学者发表了国内第一份《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后来每年都会出新的版本。这是一个信号,它预示着中国精英们率先开始以“自己为主线,世界作背景”来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1980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再怎么增长,它的影响力限制在960万平方公里上。”报告发起人之一、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在解释为什么没有在上世纪去筹划这样一份报告时说。
“但是2000年以后,有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后,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世界体系。”
可想而知,当充满活力的巨人张开怀抱,世界的面貌注定要为之重新塑造。以至于30年后的今天,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裴敏欣看来,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乃至世界权力格局。
2005年,中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仅落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
1993年,美国首次出现对华贸易逆差。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出口国。
“经济到了一定水平之后,负责任大国、利益攸关方之类的相关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地与中国相联系。”黄仁伟说。
在国际组织中,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身影。无论是1991年加入APEC,还是后来出席G8……
越来越多的国际性重大活动交由中国承办,比如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达沃斯论坛、六方会谈……
世界各国领导人越来越频繁地齐聚中国,像中非峰会、中欧峰会……
“解决问题要有新办法,但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德国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今年6月访华发表演讲时,有意强调这一点。
“中国责任论”甚嚣尘上
1990年12月,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到中国对外政策时说,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
时光如梭。“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4.95万亿元,是1978年的68.5倍……”在12月开幕的“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上,这些数字很是显眼。
随着“自己力量”的变化,别人看中国的目光也在发生变化。
一位专家曾如此概括:5到10年前,有人提“中国崩溃论”;3到5年前,有人提“中国威胁论”;现在,人们开始谈论中国的国际责任,或者可以说“中国责任论”。
在西方,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已属不争的事实,西方以成熟大国的标准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当西方世界陷入金融和经济困境之际,很多人寄希望于中国发挥作用。
一家海外华文媒体不无忧虑地表示:“坦率而言,许多中国人在被美国骂的时候,并不感到问题的复杂,而当美国在对中国进行‘捧’和‘夸’的时候,问题似乎开始变得复杂了,因为不大容易摸准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想得到什么东西。”
是否存在西方“捧杀”中国,舆论看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不管别人想让你干什么,关键还是自己的选择。”黄仁伟说。
【策】中国须更加积极有为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09年中国将迎来60华诞,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身的国际地位?面对国际上宣称的“中国责任论”,中国又该如何抉择?
裘援平(中央外办副主任):
在奥运会落幕的那一刻起,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序幕就徐徐拉开了。明年是建国60周年,大事、要事、喜事集中,是我们从历史新起点出发的良好开端。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人间巨变,经历了2008年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中国需要继往开来,客观冷静认识自己,全面认真思考未来,想一想下一个30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国际体系被动参与者变为参与者和建设者。尽管如此,我们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革,要实现国家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外界的过誉和某些人的“捧杀”,我们自己不能头脑发热,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还是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心无旁骛坚持干好自己的事,妥善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让别人觉得我们可亲、可近,当然也绝不可辱、不可欺。
同时,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外界对我们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实现国家利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需要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有为,承担与日益增长的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维护我们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剧烈的变化。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可能给各国带来大机遇大挑战。例如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机会参与国际金融秩序重构,就要把握和用好这个机遇,在加速变动的国际体系中争取应有的地位。这也是积极有为的重要方面。
中国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各种反应,也会出现认知上的各种偏差。我们除了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之外,尤其要重视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和公众外交。
要以国际上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以外界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推介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增进国际主流社会对中国客观理性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顾虑、误解和担忧。
要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赋予国际交往和沟通对话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展示出一个历史和当代的中国,一个栩栩如生的文化文明大国。
要适应对外工作主体和对象多元化趋势,大力加强公众外交。多渠道开展社会各界的对外交往,在外国议会、政党、媒体、智库、民间组织、企业、地方等各方面广交朋友,深化人民之间的友谊,打好国家关系的社会基础。
要让外界全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和发达地区外,也要请外国来访者多去中西部,坦然地让世界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记者董晓宾特约撰稿余莹发自北京 本报记者 窦晨/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