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背后的社会心态
逐渐走高的婚礼消费因此勾勒出某种奇特面貌:一方面其沉重代价缔造了被媒体广泛描述的第四次“单身潮”,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奢华婚礼具有典型的仪式症候,成为年轻人得到传统观念与当下习俗双重认可的重要标签,仍令人趋之若鹜。
年轻人互相攀比、彼此夸富是最容易找到的奢华婚礼背后的心理线索。云南大学社会学专家马居里认为,当下年轻人很容易被时尚所左右,因为他们自身就生存在各种时尚潮流之中,既是时尚的消费者,更是时尚的制造者。“你很难要求今天的年轻人跳脱出来,完全不搭理当下的新婚时尚。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把婚礼搞得轰轰烈烈,你的‘独善其身’、‘另辟蹊径’就会显得怪异,也不太符合人们的从众心态。”
另一种典型心理则是婚礼大约是人生中“仅此一次”的心态使然。前文提到的马先生认为,结婚肯定会考虑妻子的因素,“别的人风风光光把老婆娶进门,你一辈子就这一次,能让自己的老婆跟着自己吃亏受累?”但更重要的是妻子们怎么想。准备结婚的张琦告诉记者,作为女人,谁都希望嫁得越风光越好,让婚礼为自己烂漫的公主王子式的童年梦想“圆梦”。“似乎早就有一种心理定势,老公肯为自己拼命花钱才是深爱自己的表现,否则就觉得有缺憾。女人谁不爱这点虚荣?”如果能得到双方父母、尤其男方家长的经济支持,则无论多大代价都变得名正言顺了。
隐匿在中国当下奢华婚姻背后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问题,更是中国古老传统影响,祖辈、父辈的心态问题。相关部门调查显示,中国当代青年有80%以上的人需要父母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结婚钱父母出”仍然是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婚庆开支的首选。其中父母支持程度为20%-60%的达到47.47%,还有14%新婚消费的80%-100%就由父母“埋单”。马居里进而分析,中国古代历来有新婚燕尔、大摆筵席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受经济条件、政治影响的几代人已经很难享受“大操大办”的现实快感,于是将这部分梦想向当下移植,希望以子女的奢华大婚满足自己的未能满足的愿望与虚荣;另一方面,当下的婚礼已成为两个家庭维系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桥段、一个具有身份象征意味的特殊“现场”,岂能敷衍潦草?
“当所有的焦虑和期待都集中到‘一生一次’这一真实的焦点,奢华也就顺理成章了。”马居里说。
让“个性”登场
但奢华之后,焦虑并未得到缓解,现实依旧矛盾重重。前文中在世纪金源大摆80桌的张杰向记者暗暗叫苦,自己其实一直向往相对节俭的婚礼,尤其这次大婚动用了父母多年的积蓄,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此后的晚年生活,这让他觉得“亏心”。但一来父母都是刚刚退居二线的政府部门官员,二来自己也是一家私企的负责人,无论如何得要这个面子吧?
更隐匿的想法是,无论父母还是自己,已连续多年为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婚礼奉送了不少礼金,自己操办这样一台婚礼也指望得到回报、捞回成本。他粗略算了一下,自己婚宴花销12.8万元,80桌客人,每桌8人,礼金应该“把花出去的收回来了”。这是不可回避的婚礼经济学。
马居里同样注意到了这一典型现象。“我们都有体会,很多时候你接到的婚礼请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派发的,敛财的用意很明显――通过礼金,奢华婚礼似乎找到了一个正当借口。但水涨船高,除了婚宴,仍然有大部分成本你是根本收不回来的。”
他认为奢华婚礼不可取,互派红包、恶性循环的心态更不能助长,这对整个社会的心理认知、人际交往、文化习俗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俭朴婚礼还是应该被大力提倡――但这不仅仅需要扭转年轻人的心态,更要矫正父辈甚至祖辈的心态。如果回到中国的传统层面上来,今天的奢华也站不住脚。简单说,古代中国的住房问题有现在这么尖锐沉重吗?所以,当下的婚礼还是应该力求简朴而不失真挚、节约而不失热烈,毕竟我们的社会、个人财富刚刚积累起来,生活水平刚刚好转一些,绝不应该提倡炫富和攀比,奢华之风也与中国的传统美德相背。”
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理念早已“变异”的当下,俭朴婚礼似乎难以回归了。马居里呼吁,年轻人未尝不能将目光从奢华转向个性,尝试特色鲜明、浪漫实用的婚礼;婚庆公司也应该大力推出个性服务,使之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的婚礼一定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既能铭记终生又能大大节约成本。“比如这些年冒出来的水底婚礼、古迹遗址婚礼、蔬菜大棚婚礼等等都不错。只要肯琢磨,又省钱又新颖的婚礼一定层出不穷,干嘛非要千篇一律吃婚宴、坐花车?”
黄明蕾赞同这样的观点,她认为简约、个性的婚礼同样可以收到“刻骨铭心”的效果。“现在,有的环节确实是可以省的,比如婚车、婚纱之类非现场性的东西,都可以尽量消减;另一方面,我们也衷心希望能通过我们整个行业的努力产生更简便、大气、个性、热闹的新的婚俗,别让奢华捆住年轻人的手脚。” (陈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