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发改委解读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沪指下挫逾200点 大盘蓝筹股跌幅超4% 红筹公司发A股为期不远 -民政部详解以房养老:未来不失为一种选择 京设首家养老房屋银行 -中国已有人网上购买碳排放量 吉林年投300万防治松花江水污染  -127所院校招MBA研究生(名单+招办联系方式) 考研招生分区调整 -民营资本有望淘金航天产业 核心技术是禁区 支线航空年补10亿 -聚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新局 倡导民主 -四大商业银行将以"户"界定第二套房 中国居民购房能力低于国际 -北京国企职工工资五年增50% 全球IT薪酬:沪倒数第5京倒数第2 -国资委签发14家央企高管任命书 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国已占4席
怎样理解“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和有形非生产资产的所有者因提供资金或有形非生产资产,从中获得的收入。具体指居民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收入和房屋、车辆、收藏品等不动产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性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之一。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前三部分依次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赡养捐赠、社会保险、辞退金、出售房屋财产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我国,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约为2%。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0多元,同比上涨了26.5%。笔者感觉,在财产性收入中,股票投资收入和房租收入占比应是较高的。2007年,由于股价和房价的上涨,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同比增幅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那么,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要求的提出,将对资本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与现有股票价格的不断上涨,没有必然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还指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因此,资本市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就不会仅仅依赖已上市股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将比翼齐飞。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法基金发展与监管高层论坛上表示,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公司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比重。这也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一项具体措施。就具体的证券品种而言,除股票、债券之外,通过丰富证券投资基金、权证、收益计划等证券品种,也可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其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的任务十分迫切,意味着股票市场规模将很快做大。笔者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加快建设创业板;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成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从而形成更有效率的场外交易市场。以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为例,H股公司的回归进程正在加快。中国石油即将发布A股招股意向书。北京首都机场、中煤能源、中海集运等一批H股公司的回归方案也已经得到了股东大会的通过。

  第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动境内居民直接或间接投资香港市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内地与香港……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伟大祖国永远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这意味着,曾荫权《香港新方向——2007—2008年施政报告》提出的“积极配合内地企业和投资者善用‘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及‘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参与香港的证券市场”,将会很快落实。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与调节过高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要求相吻合,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相吻合。这就意味着,“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是仅仅依赖股市,更不是仅仅依赖现有股票的上涨。(周到)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图片新闻:
民航总局:2010年北京南面将新建国内民用机场
电监会拟将风电招标改为定价 设立可再生能源投融资机制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聚焦中共十七大/ 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