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过后的北京,正在享受短暂的清凉时光。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南京、苏州等地,高高在上的国际油价,则刺激当地成品油批发价水涨船高。时下炙热的高油价正与南国的高温酷暑一样,令民众困扰不已。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中国三大石油巨头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上调油价尚未得到回音之际,中国部分地区成品油批发价格便已急不可耐勾勒起上扬曲线,个别地区更有“囤油”传闻弥漫,极富警觉性的观察者甚至已开始忧虑:两年前的“油荒”场景是否已进入重演倒计时阶段?
国际油价近一个月来的持续冲高无疑是此轮中国部分地区成品油批发价上涨的“底气”所在。八月一日早盘,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一度冲高至每桶七十八点七七美元,而在七月的最后一天,国际油价亦出现大幅上升态势,一举刷新了七月十四日创下的每桶七十七点零三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
与国际油价同时展现上扬曲线的是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今年以来,中国CPI步步高升,上半年上涨百分之三点二,六月当月CPI上涨百分之四点四,创下三十二个月来的新高,而在一些忧心忡忡的经济学家们看来,三季度CPI上涨或许高过六月涨幅。
国际油价高企语境下,成品油零售价上调压力正不断升级,而CPI数据背后蕴藏的通胀压力,则令此次调价变得不得不慎而重之。
两年前,伴随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南方等地“油荒”最终消弭于无形。此次个别地区“囤油”会否演变成“油荒”,进而成为调价“前奏”显然并不为民众所乐见。
在一些乐观人士看来,虽然中国部分地区成品油批发价格出现上扬,但“油荒”重现则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中国官方不久前表示,今年成品油市场供应平稳,而中石化亦于近日急忙澄清福州“囤油”之说。广州等地亦声称,成品油库存还较为充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石油巨头急于撇清“囤油”之说,但以“炼油厂停产检修”为由解释此次部分地区油价上涨,则不免给舆论留下想象空间。两年前,正是借“台风来袭运输不便”等因由,两大石油巨头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逼宫”大戏。两年后,这场戏码会否翻版重演令舆论不无警惕。
现时,市场分析人士已言之凿凿地预见,成品油批发市场紧张的态势最终会波及零售市场。而一些业内人士更提醒,一旦成品油批零倒挂,诸多社会加油站料将停止供油。可以肯定的是,两年后上演的这场角力正在升级并铺垫高潮,究竟以何种方式收场则成为一大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