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五周年,是东亚金融危机十周年,也是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几年。南京“对话中国”高层论坛上,龙永图当场给中国房地产供需“偏头痛”下了几剂“药方”:一般的房价,让市场去调节,政府征以高税补贴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而政府所有精力则应放在建立完善廉租房体系上,让每个老百姓都有房子住。
龙永图说,房价高,“最主要的症结在于,老百姓没有改变观念,每个人都想买房,其实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并拿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层人群租房作为论据。据报道,中国目前房屋自有率达70%,高居世界前列。这的确是个不正常现象。这里面固然有人们的错误观念使然,但更多的是,国内目前廉租房建设不被重视、发展不够充分才造成的结果。
市场经济有两种资源配置机制:一种是按照等价交换和通过竞争来分配资源;另一种是完全按照与市场配置资源原则相悖的方式配置资源,也就是保障体系,完全不按照等价原则。房价是一种市场行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来说,即使房价有所下降,他们仍买不起房,他们的住房问题应该由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即政府建设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但事实又如何呢?目前,住房的市场化和保障性,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发展极不协调。国务院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中规定,与为中等收入以及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提供市场价格商品房相对应的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的经济适用房和面向低收入家庭供应的廉租房,并没有被很好地实施。比如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并非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僧多粥少。
“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这是联合国提出的住房目标。这里的“人人”是所有的人,不是少部分人;“享有”并非“拥有”。这一方面需要公众端正认识,不是人人“拥有”而是“享有”,而“享有”就包含租房;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端正认识,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充足的廉租房,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饱受搬家、白眼、租不如买之苦的人们当然要选择购房。
但遗憾的是,我们从1998年起逐步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而惟独住房保障制度缺位,甚至缺失,以至于中低收入家庭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被推向了市场,客观上让房价水涨船高。把中低收入以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一律推到市场,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实现住房,是一个误解,事实证明,也不可能实现。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住房社会保障问题必须解决好。早在今年年初,建设部负责人就表示:“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这其实也是对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足的反思,与龙永图的房地产业“偏头痛”“药方”是一个道理。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房价高企的受益者,地方政府能对廉租房建设上心吗?我看不令人乐观。 (王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