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图景、理论框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7-12 10:13:0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杜娟 朱旭峰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方法理论综述,理论框架

研究话题与演进过程

为了探究国际核能公众接受研究的演进过程,本文以 WoS 核心集 2000—2018 年收录的英文期刊为对象,使用文献计量工具 Citespace 进行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分析。通过对共被引网络的聚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某个研究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话题及其相关信息,借此把握该领域知识结构与成果的脉络渊源。

分析结果显示,过去近 20 年中,国际上对核能公众接受领域的研究主题较为多样化,且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变迁(图 2)。具体而言:①研究方向。国际学界对核能公众接受性的研究兴趣集中于核能技术和民众心理两个方面,以探究公众与技术之间的社会沟通为主旨。早期主要关注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公众沟通(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和公众对核能的心理认知(opinion、attitude),2011年以后产生出灾难(disaster)、技术接受性(electricity technologies and portfolios)、政策决策接受(acceptance of policy division)、核电厂(nuclear power plant)、情感与技术态度(imaginary-specific affect)等多样化的研究热点。②研究方法。大部分论文侧重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讨论核能政策对公众的现实影响。2010 年前以运用叙事方法(narrative method)、焦点小组(focus group)等方法的定性研究和探究环境心理学变量间相关关系(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的定量分析为主。2012 年左右,跨国比较研究(cross-national comparison)成为新兴的趋势。从各聚类的平均年份看来,上述聚类出现于2005—2012 年,表明核能公众接受问题在近 10 年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图 2 国际核能公众接受研究的共被引网络的聚类分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