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图景、理论框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7-12 10:13:0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杜娟 朱旭峰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方法理论综述,理论框架

核能公众接受性的源起与内涵

公众接受性(public acceptance)研究已有 60 年的历史,目前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公众接受性反映公众认同和接纳一项新技术的程度,这一术语发源于风险认知(risk perception)学科研究。1969 年,斯塔尔(Starr)在 Science 上发表文章探讨技术发展中的社会风险认知问题,尝试对“多安全才足够安全”(how safe is safe enough)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历经 60 年的学科发展,公众接受性的概念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公众对科技创新、环境能源和气候变化等议题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回顾核能发展的历史背景,核能的公众接受问题产生于几个关键历史节点。在核电发展早期,由于厂址并不稀缺,核电相对于火电的经济性是核能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后来,随着新建核电站的快速增加,地域政治和公众安全开始对核能产业发展提出挑战。例如,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核能快速发展时期,当时的主要社会问题为究竟选择在距离公众多远的地方建造核设施以及核反应堆的安全性。1979 年,三里岛核事故成为民众反核态度激化的历史转折点,公众接受性问题自此在核能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尤其是 2011 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公众对核设施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反核抗议活动一度导致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后续核能项目陷入困境。进而,核能的公众接受性问题成了核能全球战略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中“核能的公众接受性”泛指公众对核能技术、核电站建设以及核能发展政策的接受程度。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既是政治学、心理学、公共政策等领域中公共舆论与风险治理研究的一大分支,更是科学创新与公共管理的交叉研究课题。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以公众与核能技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者提炼出关于公共舆论、政策过程和政府回应的一般性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决策者更清楚地把握公众心理,制定出技术可行、人民满意的政策,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纵览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当前国内研究未能充分吸收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进展,缺乏对理论体系与国际研究转型趋势的整体把握,导致重复性工作较多、创新性成果偏少。因此,提出能够指导未来核能公众性研究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方向预判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本文以国外权威的科学引文索引(ISI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收录的英文论文和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对象,主要运用理论综述的研究方法,力图回答以下问题:①当前国内外文献中的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与前沿热点?②国际上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的理论框架是什么?③学界相关研究和当前政策实践有哪些不足之处?④未来又有哪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