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图景、理论框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7-12 10:13:0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杜娟 朱旭峰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方法理论综述,理论框架

公民核能接受性研究的未来展望

将宏微观因素跨层互动与文化视角纳入分析

需要充分意识到,宏观因素和个体因素相互交织、难以独立存在。后续研究应多关注核能发展中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过程,以及影响核能公众接受性的宏观和微观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学者近来做出了整合跨层有益尝试,通过对“欧洲晴雨表”的民意调查数据进行多层次建模,探究将个体感知变量和国家制度、文化等情境变量如何共同影响欧洲国家民众对核能的接受度。

未来可以借鉴西方文化风险研究范式,并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来认识中国核能公众接受性问题。近期,Xia 等创新性地在经典微观理论模型中纳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变量,并实证检验了文化因素的调节作用以及感知风险/收益对政府信任的中介作用,为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能源政策的差异以及我国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启发。

总之,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中不应将个体和宏观层面的要素局限于静态、孤立的分析,应将不同层级的影响要素及其互动纳入分析,把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纳入制度和社会文化情境等宏观现象中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建立个体核能接受态度与相关决策的机制性解释,减少理论的碎片化,从而提升现有理论在以非线性、嵌入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风险社会下对公众核能接受性的解释力。

加强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对话

未来核能的公众接受性研究可以从更多样化的理论视角出发,促进跨学科理论对话。以往核能公众性的研究多见于 Energy Policy、Risk Analysis 等环境科学或风险管理领域期刊,仅有个别研究发表于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顶级学科期刊上。近几年来,有部分研究者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中获取灵感,突破了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的既有理论框架。有欧洲学者巧妙地将核能公众接受理论与政党政治的经典理论结合起来,发现在传统心理学变量之外,政党的情感动员对民众的核能支持度发挥显著的影响,并且政党机制的作用受到民众自身政治立场和知识水平等特征的调节。跨学科的理论对话有助于清晰地把握核能公众接受性的内在形成机理,拓展现有的理论解释。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