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兴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完成了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向内地扩展的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使国内经济制度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中央政府部门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19万多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世界经济论坛、G20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途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正加快由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追随者向推动者、促进者转变。
1.从“超国民待遇”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随着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开始以不断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重点逐步拓宽外资的投资领域。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并公布了我国第一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我国开启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践;2017年6月,我国首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启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探索。
2.产业开放重点逐步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落实入世承诺,我国积极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市场开放。截至目前,在制造业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中,对外资完全开放的已有167个中类和585个小类,分别占93.3%和96.1%;服务业对外开放正在加快推进。在世界贸易组织定义的160个服务贸易行业,中国入世时承诺开放100个,目前已经开放120个。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金融为重点的服务业市场开放。此后,我国宣布了包括逐步取消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等一系列金融业开放举措。
3.从“鼓励出口”到“主动扩大进口”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丰富的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三来一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出口,以缓解外汇紧张的矛盾。例如,对用于加工复出口的进口料件实行保税政策。同时,我国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为重点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进出口自主权。2004年,将外贸经营权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取消外贸经营权的限制。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这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理念的根本性变化。此后,我国推出了如大幅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零关税等一系列扩大进口的举措。
4.“一带一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
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第一,以“一带一路”优化我国区域开放布局。2013~201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4%上升至16%。第二,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的比重为47.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3857家,增长32.8%,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同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境外投资的产业方向及限制与禁止的领域。第三,“一带一路”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一带一路”拉动全球贸易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到7.4万亿元(约合1.1万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7.8%,远高于同期全球贸易4.3%的平均增速。